标签:
影评黑天鹅娱乐 |
一双脚的特写。
这是一双穿着浅金色芭蕾鞋的脚,腿型修长,脚尖直立并旋转着。
在《天鹅湖》迷离而忧伤的旋律中,镜头摇移,推到女演员的上身,那是一件练习芭蕾舞常穿的短袖披肩。镜头再摇,女演员的脸部特写,一张美丽而苍白的脸,一双凄美而无助的眼......
饰演芭蕾舞女演员的就是本届奥斯卡奖最佳女演员的获得者娜塔莉.波特曼,她饰演的是纽约一家著名芭蕾舞团的当家台柱,名字叫做妮娜。
这就是本届奥斯卡奖呼声最高的最佳故事片《黑天鹅》的开场画面。
如果用东方中国对艺术作品惯用的三段式结构方式即凤头、豹尾、猪肚,来划分这部来自西方的艺术作品,可以说,它同样有着“美丽的凤头”和“精彩的豹尾”。
在影片的结尾,完美演绎了《天鹅湖》中的黑天鹅以后,按照剧情,黑天鹅要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从高处一跃而下,在炫目的背景下从容赴死。然而,舞台上的演职员们和舞台下的观众们发现,从容而安静赴死的不是剧中的黑天鹅,而是扮演黑天鹅的妮娜。人们震惊了,他们声嘶力竭地呼喊着“妮娜!妮娜!妮娜!”
就在人们的呼喊声中,影片倏然而止。
与其说影片的中段是容量丰富的“猪肚”,倒不如说是在揭示妮娜为何会在精彩演绎了她梦寐以求的《天鹅湖》第一女主角后却倏然死去的过程和真相,更不如说是在揭示演艺圈竞争的残酷和金钱社会的冷漠。
自幼便深受母亲艾瑞卡(芭芭拉·赫西饰)艺术熏陶的妮娜(娜塔莉·波特曼饰),在出落成美貌动人的大姑娘时,也已然成为纽约一个著名的芭蕾舞团的当家演员之一。而母亲的固执与特立独行似乎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年轻女儿的成长。眼下,年轻上进的妮娜正迎来自己事业上的第一个机会,就是参演并竞争著名的芭蕾舞剧《天鹅湖》中的女一号。导演托马斯(文森特·卡塞尔饰)也早已看出妮娜的潜质,并对她进行了适时的提点。然而,托马斯所要求的这个女一号不但要求拥有舞剧中白天鹅的高尚、纯洁与善良,还要兼具黑天鹅的邪恶、狡诈与淫荡。在竞争中,妮娜不出意外地展现出了她天赋异禀的白天鹅的美貌与品质,而她有力的竞争对手莉莉(米拉·库尼斯饰)也在对黑天鹅的演绎中精彩迭出,双双赢得了导演与同行的赞叹。
结果是,妮娜与莉莉的竞争不可避免,甚至从艺术表现的层次一步步上升到了精神扭曲对攻与纠缠的局面。钩心斗角、自残甚至同性恋接连上演。妮娜也步步踏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
曾导演过《梦之安魂曲》、《珍爱源泉》和《摔角王》等著名影片的好莱坞大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在新片《黑天鹅》的表现形式上做了不小的突破,不但大量融入了极其吸引眼球与心跳的惊悚元素,超现实的表现手法,更在影片高潮时为故事的矛盾冲突推波助澜。正如绝大多数骇人的噩梦一般,《黑天鹅》在你尚未准备停当时,就已经近乎轻佻地带你没入黑暗,在一个看似平静的序章后,是急转直下火速坠入疯狂的剧情,而令人悍然的是,既便如此影片依然保持着犹如芭蕾舞步般端庄的节奏。
同时,号称“不疯魔不成活“的娜塔莉.波特曼在片中出色的演技也获得了电影圈的一致好评。波特曼饰演的白天鹅与米拉·库尼斯饰演的黑天鹅在你争我夺的争斗中针锋相对、相互纠葛甚至到了互相融合地步,令人性的阴暗与魅力以一种自相矛盾的模样展示给人们,震撼中极富感染力。妮娜深陷精神扭曲的漩涡不能自拔时的矛盾、痛苦、纠结,和她在一系列幻象面前的惊惧、犹疑、恐怖,都被波特曼演绎得十分出彩,可以说,她是用旋转的舞步和精彩的演技,把自己托上了奥斯卡的领奖台。
影片的结尾,在《天鹅湖》那凄美而华彩的闭幕曲中,波特曼饰演的妮娜用波澜不惊的心理素质和近乎完美的芭蕾技巧,全新演绎了一个白天鹅和黑天鹅合二为一的混合体,她把黑、白天鹅高尚与狡诈混一、纯洁与淫荡交织、善良与邪恶并存的两付嘴脸刻划得入木三分。然而,作为演员,她的心灵在幸福中逐渐扭曲,以致最后走向涅槃;她的精神在完美中逐渐崩溃,以致最后走向覆亡。舞台上,人们一声声呼喊着“妮娜!妮娜!妮娜!”......
像倏然而死的妮娜,影片却在此时戛然而止,留给人们无尽的哀婉与悲悯、回味和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