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近日凤凰古城收费一事刚一曝出,就受到了众多媒体、记者、以及网评员的交口唾骂,其中不乏名记和名媒。事实上,国内很多古城都早已收费,今日的凤凰古城没有理由,也不应该受到如此大的争议和鞭笞。与之相比,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才能让古城在商业化的大环境下,依然保持原貌的问题。”不要出现周立波海派清口里,游客去古城拍照,大妈直接伸手大喊“五块”的尴尬现象。
在商业无所不包、无处不在的大环境下,古城如果不进行商业化运营面临的结果除了贫穷就一定是灭亡。因为古城人民的生活方式已经和现代社会格格不入了,而且很原始,所以才被叫做古城。加之原著民的日益减少,古城里剩下的只有两类人:老人、小孩儿。因此为了和外界接轨,吸引年轻人回归古城,商业化运营势在必得。所以古城不古,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都市人都有回归的情愫,古城的淳朴与原始正是吸引游客的亮点。但遗憾的是,不能成为卖点。圈地卖门票肯定是不妥的,古城内开现代商店也一定不妥。水乡韵味不复的泪水还未散去,那么凤凰古城更不可成为其二。事实上古城一定是有文化内涵的,不妨依托当地人文让原著民着当地服装白天在家里开店,以平易的价格卖自己家生产的东西,想必也别有一番韵味。
其实还可以招商引资,在不入侵凤凰古城的前提下依托古城建立吃喝玩乐一条龙的现代设施,进而以古城为中心展开商业辐射圈辐射到整个城市,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甚至是一个省的发展。前提是,古城不收费,游客不可以带任何有破坏性的东西进入古城,包括食物。然后给城内原著民拨款,定时定额免费向游客提供食物。这样既保护了古城的原貌,又带动了经济发展,更增加了游客的归属感,何乐而不为?不要担心游客不消费,更不用担心成本无法收回。只要是去旅游的,其实都会产生消费,如果实惠不仅他们会再来,而且还会带人再来。
碧水蓝天,变成臭水黑烟的悲剧谁都不愿意看到。古城变成贫民集散地更是悲剧中的悲剧,所以古城不可能古,也必须不能再古下去了。那么这就要解决年轻人在城内的成长和学习问题,更要在古城风貌和现代化发展中寻找平衡点。既要保护,又要发展,既要淳朴,又要富足。有杭州为鉴,有水乡为鉴,凤凰古城到底会走向何方只能拭目以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