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来拯救偏离轨道的童年?
(2012-11-20 22:21:36)
标签:
耳光摄像头利益关系单衣录像杂谈 |
分类: 心雨、杂文 |
文/心雨
近日,五少年因在垃圾箱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的消息遍布各大媒体,不知道为什么看过之后竟然潸然泪下。我们拥有九年义务教育、拥有福利院、拥有一套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拥有一套详尽的社会救助体系、拥有强大的教育组织、而且孩子的父母全都建在,竟然无法挽回五个未满十六岁儿童的生命。这从何种角度上讲都是说不过去的。不仅要问谁能来拯救那些偏离轨道的童年?
在九年义务教育中学校一遇到反复逃学、而且班主任多次劝说无用、经常打仗旷课,的学生就会把该生予以劝退。试问家长管不了才给学校的,学校管不了谁还能管得了?我们不能、也不应该,让社会来修改教育的失败。也许有很多老师会说“家长都管不了凭什么学校就得管?”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家长管得了,就不需要人民教师和学校了。传授知识只是一方面,这是培育的过程。教还有教导、教训,等等太多含义。因此,学校有义务修正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内的思想、行为,偏颇。
据了解,五位儿童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这就让我们联想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记得我国有过给留守儿童寻找寄宿家庭和让留守儿童与父母会面的活动。具体贯彻情况往往都不得而知,但活动一开始是有录像的一定是有学生真正受益了的。希望这样的活动一直开展下去。切实的让留守儿童的心里健康起来,才能让他们的行为和人生与正常孩子一样。
众所周知,五位死亡儿童均为贵州人。之前笔者有幸做过公益记者,所在团队进驻过贵州某些乡镇。在贵州很多地方,屋子不是水泥的、不是木质的、不是铁的、并没有钢筋,而是草做的。我就亲眼目睹过志愿者深入贵州所拍的照片。几块木板拼揍的算是好的房子,黄土草屋算是生活中等。但是这些地方都是不被人知的地方,这些地方也不是什么重点县区。但确实存在于地球上,而且我当时所在团队志愿者决定予以帮助时当地相关人员却表示反对。我不知道这里面充满着什么利益关系,只是知道那些孩子常年不洗澡、常年吃不上一顿肉、甚至在冬天仍然穿着单衣。
众所周知我们拥有强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和救助体系,但是为什么这五个少年居然脱离于体系之外?没被发现,也没有被救助。除了用网络语言发出“我嘞个去”的感叹,只能寄希望于想象。如果所谓的救助就是靠一线员工满大街溜达然后和流浪人员搭讪的话,那这未免也太傻了。第一,这样一个庞大的城市靠人力去搜索简直就是天方夜谭;第二,流浪人员不可能自己躺在路上。一定是在无人或是几乎没人发现的地方。因为这样安全、因为这样能用有尊严,因为这样在被救助的时候才不至于被摄像头拍到。
谁来拯救脱离轨道的少年?父母外出打工、学校选择劝退、救助人员还在路上搜寻、课堂上还没讲到一氧化碳是有毒气体。但是孩子却自己跑出来了,玩儿完之后没地方去了,找不到家了,只能躲在垃圾箱了,点火取暖是他们唯一能想象出的可以求生保暖的办法。五个孩子的死亡绝对不是壮士,而是和谐和特色下的一记耳光。
前一篇:允许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化的开端
后一篇:集中营式管理练就特勤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