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一直以严谨、踏实、细致著称的教育界最近经常闹乌龙,前阵子初一女孩儿发帖看出初中课本屈原“左衽”失误的余热还未消散。近日有人拍下了武汉一高校内张衡雕像穿反衣的照片,经雕塑家李三汉确认,张衡身上的衣服的确穿反了。在生活节奏日日递增的岁月里,教育不应该因此忽视细节。
其实在教育界穿反衣的事件远不止这两例,就在屈原穿反衣之后没几天。祖冲之衣服也被反穿,大有全民一起穿反衣之势。不禁要问严谨的教育为什么也开始马虎起来?这种谬误一旦被长期流传,便会不利于我国历史文化的正确传承。影视剧才是反衣、头饰佩戴错误的重灾区,仔细想想这和长期的谬误流传不无关系。这一系列的错误已经向现代教育界做出了暗示,现代人所接受的历史知识正在一点点的偏离正解。因此加强大中小学课本的编审、校对工作,迫在眉睫。
同时反衣事件还在侧面说明了教育被商业化、被功功利化的副作用已经开始显现。与企业合作,注重实际操作本没有错。但我们不应该因此让一些对历史和常识缺乏基本了解的人混入教育行业。此外教育人才选拔更不应该唯分数、唯业绩至上。
据业内人士透露,历史书上的“左衽”屈原教材已经被使用了六年。在这六年中居然没有人将这些错误订正过来。这难道不值得反思吗?不单单是教育者需要反思,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反思。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书就是对的、老师永远是完全正确的、专家教授就是标尺。但事实上,书中的配图是会错的、老师在学校是会虐待学生的、专家教授是可以瞎说的。因此生活在现代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拥有质疑精神,这样才能更好地探求真理。
细节不注意,教育穿反衣。希望校园里课本上的同类事件会逐渐减少,毕竟教育是以严谨著称的。同时,建议相关部门成立已出版课本的纠错机构,让已出版的课本再次接受校对和修订,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谬误流传。与此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教育行业在岗人员的培训,年年审核月月更新在岗人员脑中的知识库。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让正确的知识毁在我们这代人手上的概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