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雨
近些天,媒体一直报道这样一个事件。“一男子被ATM机吞钱一万元,客服表示等周一才能结算退款。情急之下,该男子换了一部电话,谎称多吐钱三千元。客服五分钟之内赶到。”一吞一吐,客服态度大变。虽说客服称“吞钱现金保留于机器内不会对客户造成伤害,而吐钱则涉及现金安全。”这句话在银行方来讲,逻辑合理。但是站在客户的角度上讲就难以理解了。毕竟,钱不是在自己手里。
如果客户打电话说取款多给三千元,我留着周一给你。客服是一定不会同意的。那么有一句话叫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便事实证明钱被吞在ATM机确实安全,但客服也不可以用这种容易让人误解的方式处理问题。将心比心,既然多吐钱可以加班马上处理。那么吞钱就为什么不能马上处理?一个细小的时间上的调整,换来的是对于银行的信任与理解。何乐而不为?其实,不妨在银行内部成立一个机动组织。专门处理此类问题。
自古有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该事件爆红并被广泛热议的背后折射出群众对于银行方的不信任。在忽悠大学生盲目办理信用卡,催促中小学生办理各种投资,以及企事业人员各有名目的现金管理背后。银行方的信誉早已烟消云散。其实,银行的信誉缺失说到底是市场经济惹的祸。水电费是一笔钱、员工开资又是一笔钱、各种机器的运作和养护又是一笔钱,而在此情况下货币膨胀得又多少有些离谱。所以,银行为保持收支平衡、获得利润,开发各种业务也在情理之中。如果真的想要解决此类问题,适当降低银行开支是必要的。但更有效的,则是吸引国外银行入驻国内。优胜劣汰,也很合理。在强烈竞争的大环境下,相信再无银行失信于群众。
如果银行从不会乱开卡,如果银行从不会乱收费,相信群众对于银行本来很正常的处理程序也会觉得正常。但,事实上群众承受了太多的不该。那么是失望就是必然,撒谎拨打客服就是必然。在这种情况下,银行更应该拿出多一份的理解和关爱去弥补曾经的缺失。哪怕这些缺失你们银行没有!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客户在心理上得到平衡。谁让业内之前有人欠客户太多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