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声朗朗诵厚德,可否理解真含义

(2011-11-27 09:32:37)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雨、杂文
文/心雨
 
    据媒体报道,北京一街道和社区教育学校让孩子们诵读“厚德”故事。据了解,其还要联合出版更多图文并茂的书籍以推广中华传统美德。让孩子们了解中华文化、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可厚非。但孩子们真正能了解多少?是街道为应付上级的一次作秀表演?还是踏踏实实的学习?值得深思。
 
    我国是礼仪之邦,多年来形成的一系列传统美德确实需要靠孩子们来传承与弘扬。但随着多年来的管理体制以及不可抗力的影响,在街道办事处等这一类的机构里确实存在着不少的“面子工程”。小学一放寒暑假,学生都会拿着社区联系卡到社区街道办事处去盖章。至于上面的那一系列社区实践,有百分之八十都是自己编的。如果上级检查,社区就会给孩子们打电话,凑上几十个人在一个屋子里随便讨论点什么就过去了。看着照片上的几个孩子,我们不得不怀疑该街道办事处所说的诵读厚德是否真的落实到位。希望我们的怀疑是多此一举。
 
    再则,厚德故事一般多为古汉语。让十几岁、甚至几岁,的孩子阅读,他们是否真的理解其中的含义更值得深思。如果只是一味地朗读而并不知其意,那么就等于在浪费孩子们的时间。如果孩子们理解上面厚德故事的意义,那么又有几个人会去做?有几个人可以坚持一辈子?有这个时间,让孩子们出去玩玩,缓解下上学时的心情岂不是更好。毕竟孩子们的天性是玩,童年只有一次。
 
     童声朗朗诵厚德是一件好事,但不要让它和那本“下一代”杂志一样发了没有人去看。而后沦为形式主义和面子工程。其实儿童真正需要的是一个没有压力、没有竞争、没有烦恼的,幸福快乐的童年。请问各位家长们、老师们、教育工作者们你们能给吗?可以给吗?给得了吗?应付检查和宣传正面形象是你们工作人员的事,可否不要让孩子成为工具?还孩子们一个纯粹的童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