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考状元被刷已平反,“萝卜”考试还有多少

(2011-11-20 14:27:00)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雨、杂文
文/心雨
 
    话说最近江湖又起波澜,公考状元因体检被刷一事今得以平反该生正在办理入职手续。从古至今无论是中考、高考、甚至公务员考试,都有各路人士纷纷报考更有胆大人士暗箱操作左右考试。小到考场舞弊,大到收受贿赂。时至今日已经形成了一条近似于完整的链条,其目的无非就是讨碗饭、升升官、发发财。行话:给钱、办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链条的规模尚待考证。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江湖上有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办事儿没有人可以,没有钱那是绝对不行。盖章卡戳,交点钱;考试升职,交点钱;钱钱钱,只要有钱什么都行。从而催生了很多“萝卜”考试,即在没考试之前录取人员就已经内定。至于有几个不怕死的在考试的时候真的考了高分,也会因为各种理由被刷下去。这阵子的公考状元因体检被刷就是其中的一例。可悲的是,被刷的人一般除了才气之外并没有什么多余的实力。比如:钱、人。在不认识人又没有多少钱的情况下,他们的选择一般都是保持沉默。间或有被平反的也多出于幸运,但是大多数人都没那么幸运。所以“萝卜考试”才得以留存。
 
    没办法,目前“卷子”是唯一一种接近于清晰的评价考生能力的方式。也就是说笔答卷子,到目前为止是唯一能够评价考生能力最接近于清晰的方式。但是这后面的评分、录取分数线的设定,以及开榜是否真的清晰就不好说了。反正查出来的都查出来了,查不出来的我们也不知道。是吧!对比,所有考试舞弊案件。其规模、辐射面大小,都不尽相同,这背后的市场链也就不言而喻了。
 
    凡是涉及利益的就有竞争,凡是涉及竞争的就有考试,凡是涉及考试的多数是笔试,凡是涉及笔试的就一定有人批卷,凡是有人批卷的就一定有录取分数或人数,凡是有分数或人数的就是可以商量的。那么怎么商量呢?一定少不了钱。那么有钱就有了标准,大家都按照这给标准来给相关人员送钱会产生什么呢?这个问题就显得非常明了了。明的、暗的、大的、小的。被查出来的一定是搅行的、不守规矩的,但是没被查出来的那些呢?究竟还有多少呢?想必早已心知肚明罢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