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十万的相机器械是我全部家当!”

(2012-01-03 23:38:58)
标签:

杂谈

“五十万的相机器械是我全部家当!”

文/徐琳

(本文刊登于《新西湖》杂志2011年第12期,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人物简介:

烈冰,1986年生,自由摄影师,狂热的胶片机控,从05年接触相机至今,已拥有过200多台相机,最多时同时拥有100多台。现收藏、在用的九台相机都属业界顶级。

 

05年,烈冰刚上大一,学的是工商管理,但他对专业并不感兴趣,而是常常和杭高天文台的发小泡在一起,没事就去天文台拍星星,觉得挺有趣,又洋气。那一年,发小收到了家里给他买的第一台相机,尼康5400,是个消费数码。这在当时也算稀奇,两人更是一发不可收拾,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拍东西,花花草草、大街小巷、车水马龙,见啥就拍啥,乐此不疲,积累了最初的摄影知识。

 

过了一年和发小共用一个相机的时光,到了06年10月,烈冰再也忍不住了,用自己做淘宝的收入给自己买了台松下的fz7,当时售价3800元,算是消费数码中比较好的机器。

 

不得不说说烈冰的淘宝店,直到现在都是他经济的主要来源,为他烧相机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他是第一批开网店的网民之一,03年,易趣还叫易贝,淘宝还未扬名,他才高二,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一家快要倒闭的小店,是做个性化水晶钥匙扣的,烈冰觉得好玩,就用手上仅有的八元零花钱买了两个,用photoshop和adobe设计了钥匙扣图案,试着挂到网上卖,八块钱变成了十六块钱,十六块钱又变成了三十二块钱……

 

都说“单反穷三代”,玩相机的欲望是无穷的,有了好的还想要更好的, 07年烈冰买了宾得k10d,加两个镜头,花了9800。而他发小买的是佳能40d,一万五。两人相互之间常比机器,这个好那个好的,会想要一直更新自己的设备。烈冰解释,“一来,当时性子还不成熟,二来,确实喜欢,甚至到狂热的地步!”那一年,烈冰第一次开始走户外,跟着摄影爱好者团队一起外出采风,也第一次,系统地学习摄影知识,关注自己的技能。

 

08年,烈冰淘宝店的生意特别好,一个月可以赚五六万。有了经济实力,他开始疯狂烧相机。他迷恋胶片机,胶片的质感纹理让他深深着迷,这一年,过他手的相机达到两百台,大部分都从二手货市场淘得。玩胶片机的行家不在意机器的新旧,一来很多机子都停产了,没新的,二来买了新机子也不舍得用,而好的机械相机新旧都差不多,放着一百年也不会变。

 

这一年,他几乎把全世界的相机都大致收购了一遍,从日本、德国、美国到苏联、国产,从两百多的东方、海鸥到两三万的莱卡。有半年时间,他手上同时拥有一百多台相机,花出的钱高达二十万。从相机的保存上来说,需要单独打包、恒温恒湿。而当数量上达到一定程度后,他也完全没有办法来打点,家里根本容纳不下,只好摊得到处都是,床下、沙发上、橱柜里,无处不在,甚至和臭鞋子臭袜子扎堆。爸妈提醒,“不要买啦,差不多就行啦!”亲戚只叹:“玩物丧志!”,他脖子一梗,回应道“这总比吃喝嫖赌好吧!”用他自己的话来说,狂热到什么话都听不进去。

 

相机买那么多干什么,有必要么?烈冰解释,“每个相机的感觉都不一样,不同的相机就能拍出不同的照片。”他曾想把那些相机一个一个轮着用,后来发现,实在太多了,根本用不过来。到了09年,他开始头脑冷静,开始一台一台出手。这时的他在圈内已小有名气,加上收来的相机都是热门机器、物有所值,他在群里叫一声哪台机子不想要了,很快就会有买家出手接货。有些一转手就会亏,比如买进6000多,5000左右就卖,会比较心疼;也有赚的,比如宾得的大公主,2600买进,4200卖出。综合来看,收支基本上能持平。

为什么会突然舍得把机子都转手?头脑冷静是一部分,而更重要的是,烈冰一直想要买莱卡MP。莱卡MP被莱卡迷们称为“摄影者终身的工具”,“MP”有两个含义,从它的德文“Mechanik in Perfektion”来看,是“完美机械结构”的意思,而另一个意思是“Leica M for Professionals”,即是“专业的莱卡M型相机”。它像是M3经典机身和M6测光系统的结合体,典雅的设计,精湛的工艺,以及可靠的性能,使得这款相机受到了海内外职业摄影师的高度信赖。

为了上莱卡,烈冰忍痛转走了部分机子,11月6日,他生日这天,如愿得手MP。当时花费4万8千多,而时过两年,现在这款机子市价九万八起。烈冰介绍说,10年就有人出价十万向他买MP,但他果断拒绝——“肯定不卖,卖了我用什么?”

 

业界流传着许多烧相机的传奇,外行人听来绝对大呼小叫,而内行人,早已见怪不怪。杭州玩得最烧的发烧友,斥资一千多万,自己买地,自己设计,自己建房子,只为了搞一个暗房。他的机器也不是一般的多,而且都是极品,顶级莱卡,一个镜头就要几十万。

 

圈子里借钱买相机的也很多,为了秒一个器材,一时现金不足,就只好向朋友求救。还有专门打飞的去买相机的,有时甚至会打去美国,还在机场一日游。

 

也有通过收藏相机发财的。香港有个人,家里祖传有一箱相机,因为欠款还不出钱,也不懂相机,就把相机抵债了。收到相机的人一开始还觉得挺倒霉,但细一看,里面有台银色的莱卡m50 1.2,市价60万!而且每年都翻倍,今年60万,明年就90万——说来也奇怪,能做出这个镜头的人都已去世,它的技术到现在也没有其他机子可以超越。

 

杭州的摄影水平在全国来讲是最顶尖的,江湖上人称杭州帮,但很多人都是不参加摄影协会,而是自成体系。烈冰的摄影圈子有两个,一个是国际顶级的,而另一个相对普通。顶级的群里,很多国际大佬都在,明星更是遍地都是,刚刚获得莱卡 oskar bamake award最佳新人奖的黄京(网名吃土豆的人)也在。而普通群里,则都是杭州帮的摄影发烧友,大家在一起,十日半月的就会组织采风旅行,天南海北地拍。

 

玩摄影的也分两派,器材党和技术党。器材党的人都是好器材,很烧钱,但拍照也许一般,但好机子与成像也绝对成正比;技术党,机子也许不是最顶级的,但在内容上想法上可以战胜拿更好机器的。一句话,机器好是有底线的,而技术好是没有底线的。

 

买单反穷三代——这说的还是数码单反,单配齐一套最好的数码单反,可能也不过十来万,而胶片机就不一样,机械机有的甚至是无价的。而且买胶卷、冲胶卷都烧钱。最近烈冰刚买了一个扫描仪,花费16万,还是打飞的去深圳拿货的。

 

玩相机已经有七个年头了,烧了不少钱下去,技术也与日俱增。他刚刚在杭州图书馆办完“杭州瞬间”的个人摄影展,圈内圈外的知名度进一步提升。渐渐地,摄影开始给烈冰带来一些收入。他跟杂志社合作,为杂志拍片,每月都有版面收入;他也会有选择性地接一些商业片的拍摄,但由于不是自己喜欢的路子,接的不多;他的照片,越来越多人愿意出高价买,其中一副“树”的作品,甚至有买家开出十万高价买版权,用于商业用途。这颗“树”可以用一百倍的放大镜看,树上的脉络都能看清楚,可以放整幢楼那么大。

 

目前,烈冰正在做自己的暗房,他租下了一个民居,自己装修,买冲洗机、扫描仪、建水池等,确保环境无尘无酸,一期投入差不多30万,洗片标准是——每张照片可以保存一百年。暗房建好之后,就会对外营业,冲洗、扫描、放大、讲座、培训这些都会开展,到时候,摄影就会给他带来真正的经济回报。

 

烈冰现有的部分机子:

 

 

録来,08年入手,当时花费7500,是120相机里面的顶级之一,最好的双反。

 

莱卡mp, 09年底入手, 4万8千多,现在市价九万八。

 

哈苏标钢,10年入手,2万2,用来拍风光照。

 

林好夫,10年年底入手,入手时4万多,当时还借款5000来买机。

 

奥林巴斯,1000多,很小巧,扫街偷拍专用。

 

宾得mx,4000多,用了很久,有感情了,是纽约摄影学院的推荐机子。

 

康泰时t3,4500,用得比较少,不想背重机时,塞口袋。

 

佳能5d2,买的是杭州新货上市的第二台, 2万1,用于商业、广告拍摄,

 

宾得k10d,第一台单反,拍自己淘宝店的的水晶刚好,图片小,好处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