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食品为什么要看清营养标签?
http://s3/mw690/683b09e8td63bd0873752&690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什么是食品营养标签?食品营养标签就是指食品标签上向消费者提供规范的食品营养特性的说明部分,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成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看清营养标签对我们选购食品有两个突出的好处:
1、营养标签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营养组成与特征
在超市里选购食品,一部分是“裸”包装的,像土豆、白菜、大米等,它们是一种天然、原始的状态摆在你面前,而更多食品是由食品原料经过加工、包装好的,称为“预包装食品”(即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和容器的食品)。预包装食品通常会经过多道加工程序、采用不同的制作工艺,并在制作过程中加入不同的配料、添加剂等等,经过这一系列的过程,食品有了不同程度,甚至很大程度的改变,那么,这些食品最终含有多少脂肪、多少糖、多少盐则无从知道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818EN00SIGG.gif。食品标签可以让我们了解食品配料和生产信息,而营养标签实际上是终产品的营养信息和特点。
2、营养标签影响到人们的膳食结构及慢性病的发生
调查数据表明,城市人口每天摄入市售的包装食品占全天膳食的56%(油盐醋调料除外),在农村和小城镇人口也占30%,这个比列说明健康营养的包装食品是影响居民健康的重要因素。
而食品营养标签是简单明了的消费指南,如果人们购买前看食品营养标签,则大多会影响他们对食物的选择;这种影响还将会扩展到对他们的膳食结构的影响,最后,信息链的传播则会继续扩展到家庭、亲友或同事等人群,从而形成不小于广告效应的对食物选择的影响性。
美国要求所有包装食品标示营养标签已有近14年的历史,大量的研究调查数据都表明美国人确实在使用营养标签,并且影响了他们的食物选择和膳食结构。美国食品市场的高脂肪沙拉酱因为强制标示营养标签导致消费量显著降低。深受美国人喜爱的糖的消费量也因为营养标示而降低,导致膳食比重糖所占的比重显著降低。另一个调查显示,美国营养标签教育法实施3年后,全国80%的消费者知道了《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3%的消费者脂肪摄入量降低,而27%的人群血液胆固醇水平下降,心血管等四大疾病的医药费用降低5%。
知道了营养标签的好处,那么面对营养标签我们如何更好的看懂它呢?下面把我们国家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的主要内内容整理一下,以帮助我们选择到既有营养价值又适合自己的食品,让我们的消费明明白白,不被诸多的概念所忽悠。
1、营养标签的覆盖范围
营养标签管理主要范围是所有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和特殊膳食用食品有特定标签标准管理。
2、强制性标示内容
标准强调 “1+4”,“1+4”即能量和核心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
3、营养成分表的五个基本要素:表头、营养成分名称、含量、NRV%和方框。
http://s9/mw690/683b09e8td63c8a033068&690
如上图,1+4,能量与核心营养素必须在每个食品包装上按规范的格式、统一的顺序出现,并符合五个基本要素,注意“含量”有的是每百克的含量,有的是每份(左侧图)的含量,其中NRV%,是指能量或营养成分含量占相应营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比如右侧的图中,这是一种奶酪的营养成分表,如图看出,“蛋白质”每100g含量20g,NRV%是33%,也就是说这种奶酪食100克的话,所摄入的蛋白质就占到了你全天蛋白质应摄入量的33%。所以这种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不适合肥胖、有“三高”的人群选购食用。同样的道理,有了这份强制商家标出的,统一、规范的营养成分表,不同的人就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营养成分的食品,比如高血压的人要关注“钠”的含量,高血糖的人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含量等。
4、什么食品属于高蛋白食品?如果每百克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12克,或每百毫升食品中蛋白质含量大于或等于6克,且该数值是真实可靠的,则该食品可以声称为“高蛋白”食品。
5、 什么叫低脂肪食品?低脂肪食品要求每100克食品中的脂肪含量小于等于3克或100毫升食品中小于于1.5克。
6、 如何通过营养标签确认低糖食品?如果某食品标签上声称“低糖”,则糖的含量要求达到每100克或100毫升的该食品含量小于等于5克。我们可以核查标签上营养成分表中糖的含量是否达到要求。
7、低钠食品或者低盐食品有什么要求?
如果某食品标签上钠的含量达到每100克或100毫升的该食品含量小于等于120毫克,就可以声称“低钠”,同时也可以声称“低盐”。
以上,食品营养标签对于我们选购食品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超越广告带给你的熟悉度与品牌感,超越色彩缤纷的包装对你的眼球诱惑,超越强大名称带给你的味觉反应和美好憧憬,是我们在选购食品前优先参考的内容。看清营养标签再选购,你能做到吗?
国家二级公共营养师:李海燕
参考文献:
杨月欣.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2012年4月第三卷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