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铁骨妹打不倒
铁骨妹打不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96
  • 关注人气:99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还魂记:失踪的男人

(2013-02-06 10:43:04)
标签:

猪仔

华工

春运

文化

分类: 《深圳商报》专栏:还魂记

    常识认为,儿童、妇女和老人构成失踪人口的主力军,然而在19世纪中晚期,青壮年男子的失踪案频发,造成了极大的社会恐慌。这些男人常在光天化日下神秘地消失,从此再无消息,给家人留下无限的疑惑和伤痛。他们被限制了人身自由,塞入条件恶劣的轮船,倘若路上没有死于非命,他们最终将到达南美、北美、东南亚的种植园、工厂和矿山。

    1888年,清政府派出的游历使傅云龙乘坐“我理别低号”从北美到达古巴,见到了种植园中“粗粟夜枵补蕉实,敝褐朝衣日未出”的华工。古巴当时才一百五十多万人口,却有十几万华工,从道光二十七(1847)年始,截至1874年清政府在容闳等人的调查基础上禁绝华工为止,共347船从香港、澳门、汕头、厦门等地源源不绝地运送华工到此,路上死于非命的便有17033人。在另一个华工集中抵达目的地秘鲁,华工们除在种植园中做苦工外,还往往充当糖厂、硝矿、酒厂、棉厂的工人。

    据统计当时被诱骗拐带出洋的华工总数有数百万之多,“诱骗”一事,大约是如常见的火车诱骗案,人贩子巧舌如簧,“跟我去一个好地方,我俩合伙做一笔生意”云云,男人们其实比女人更没有防备心,事就这样成了。吴趼人小说《劫余灰》,被选入阿英《中国近代反侵略文学集》中的《反美华工禁约文学集》,讲述的便是这样一个“诱骗”的故事。十七岁的陈畴应童子试,考中了第一名,喜报到家,却发现他是自从那日出了考场便连同两个同学一起不见了。家人找了很多年,母亲泪尽而逝,未婚妻思念未嫁,二十年后,方见一个黧黑的人回来了。原来是一个无赖光棍的表叔冒家里的名义接他下考,把他和同学骗至猪仔馆,用茶麻翻,送到南洋烟园去了。

    倘若把看得见的众生万象称为“社会”,看不见的那一部分大概就是所谓“黑社会”吧。黑社会的历史中,晚清一段大概是极辉煌痛快的,三大经典黑帮生意贩毒、贩人和偷渡全都进行得风生水起,从业人口达到了历史鼎盛。贩女人和小孩毕竟要以零售为主,不似贩男人,可以搞批发的,有多少搞过来,都可以销得出去。中国人毕竟是世界上最勤勉的民族,连黑社会也是如此,只要有生意,便有一大批人在那里埋头苦骗,把生意做大做强。

    陈畴故事的后半段其实是很励志的,一个颇有前途的读书人虽做了猪仔,也没有自暴自弃,先做了文案,学会了洋话,又做了家庭教师,招赘了铺主的女儿,长远来看,拿一个清政府的末日官换一个南洋富商做,不失为因祸得福。中国人倘若不是落入自己人的陷阱,到了世界上的哪里,都是很有出息的。如今政通人和,海清河晏,四海升平,“丢人”的事自然很少了,黑社会天天被打,淤血倒流行将就木,再也不复往日风光。然而眼下正值一年一度的春节运动会,出行的男女老少都要以小心为上,以防苟延残喘的黑社会施展亡命前的挣扎,要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