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童话

标签:
童话散文文化 |
分类: 散文 |
http://s9/mw690/66392de5td4ef90f14a68&690
2012年夏天,把一批文言的志怪故事译成白话,因为看到它们当中含有的童话因子,给它们起名《中国童话》。不久前这批故事在豆瓣阅读上架,据网友的反馈,它们与他们定义的童话有一定的距离,终究还是认为它们是志怪故事。我最近有一个发现,不少中国人对于文言的传统不是漠视、忽略或者遗忘,而是感觉到不适。其中深味,值得思考。也许是五四以来“打倒”的思维惯式,也许是一种文化上不自觉的自我贬低,也许包罗更多……仅就这批童话作品来说,在翻译时保持了它们的原味,未作删改和调整,在其中体会到许多传统中国人那种寂寞安闲的情趣。以《耳食录》为例,这是一位我非常欣赏的年轻作家写下的一系列颇有风格的作品,言情沁人心脾,写人生中的小事很有情致,有童话色彩的几篇,我想跟乐钧其人的年龄有关,他大概到那时为止还不时呈现一个孩子的心灵状态。
感谢汪蕙仁大兄在《散文》(2013.2)上刊发这一批译作中的一部分。
一个寂寞的人和他的影子
《耳食录》卷一《邓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