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老的明城墙

(2018-11-14 09:13:40)
标签:

杂谈

历史

娱乐

分类: 小仙随笔

古老的明城墙

第一次去西安,是春天。也是我和翠翠洋洋几家人,用了几天的时间将周边几个比较主要的景点都走了一遍:历史博物馆、大雁塔、兵马俑、钟鼓楼、虎口瀑布……

这一次,我们最主要的目标就是登上西安的古城墙。

当然,登楼之前必须要吃饱。早上,在我们几番撩拨之下,洋洋才伸了一个懒腰,从松软的大床上爬下来,收拾完毕,第一站便是回民街。

这是一条美食街,不用说,也是回民的美食,只是哪家的味道最好、最正宗呢?写作群的小东,这个九二年的小伙子看我们到了回民街,连忙发消息告诉我们,他就在这里上班,带我们逛一逛。

我们站在回民街头,远远的一个穿着祡红色外套的小伙子向我们微笑,他一眼认出了我们,走过来,拿下翠翠手中的提包,便开始给我们带路,我们啃着糖葫芦,一边盯着各类美食:甑糕、辣子、泡馍、红柳烤肉、麻辣羊蹄、酸梅汤……尽管美食很多,但是在小东的指点下,我们选择几家当地味道好点的浅尝辄止。然后来到大皮院清真寺,这是一条安静的长巷子,偶有路人经过,女士们清一色的带着头巾,颜色和花色各有不同,年龄大的大多是深色的头巾,年龄轻的女孩子,头巾大多比较鲜艳。男士呢,带着小方帽子,直接罩在头顶,紧紧的贴近头皮。这帽子的颜色却很单一,大多是白色和青色。

大皮院清真寺保持着明代建筑风格,我探着脑袋在门口看了看,非常整洁,却不见人影,怕不让进去,或者要收门票,小东笑着说,这里可以进去,但最里面那间是当地回族穆斯林群众从事宗教活动的圣洁场所,不能进去。一进门,便发现两边墙上刻着花纹,后来发现寺里墙上随处可见各式的雕刻,他们称为壁照。

 院落里非常幽静,阳光落在院落里,照在古朴的礼拜大殿上,停留在草木上,金黄色的银杏叶亮得耀眼,一只老花猫一溜就上了房顶,一位老人坐在寺门前,晒太阳

闲适的时光,缓缓在这里停留,院里的老人脸上有着岁月的光,我想拍下这美好的一瞬间,又怕打扰,便向他做个拍照的手势,他微笑的点点头,并且很自然的配合我的镜头,这让我很意外,也很温暖。

走出大皮院,我们在回民街上最出名的老孙家吃羊肉泡馍。一人两块馍,我们坐在餐厅里,将馍一点点地掰碎,据说越碎越好吃,然后服务员将我们掰好的馍拿走,不一会儿,一碗香喷喷的羊肉泡馍出来了。

我尝了一口,只听到“嗯,啊,啊……”只见洋洋微闭上眼,发出尝到人间美味般的感叹,每次吃到极好吃的东西,洋洋的表情就会让人唏嘘到感动。曾有一位喜爱美食的人说,有一次,他无意间尝到一种食物,瞬间落泪。以为,那是对美食最高的褒奖。

终于来到城墙下,小东临走时,强调一定要从外城墙上去。于是,为了能够找到上外城墙的路,我们绕着城墙走了半个多小时,也没有找到入口。明明城墙就在眼前,却找不到上去的通道。终于在一位环卫工人的指导下,找到地下通道口,登上城楼,便“忘路之远近”。

 

我们登上的是南门永宁门,门楼有三重关口:闸楼、箭楼、正楼。闸楼在外,箭楼在中,正楼在里,箭楼与正楼之间的围墙为瓮城,整个城墙构成一个严密的防御体系。气势磅礴,雄壮观。明朝筑城风气非常盛行,中国保存下来的许多大中小城市的城墙,大多是那时建造的,但是除了北京的长城,很少再看到保存如此完整如此雄伟的古城墙建筑。


古老的明城墙
古老的明城墙

我们沿着这条路缓慢的行走,宽阔的城楼上,可以容下多条战马并肩奔弛,不知道当年有多少的战士,血流城楼,又有多少母亲站在城楼外,为他们的孩子祈祷。远处的夕阳浮在云层上,它也在眺望着这座城楼,不知道有多少故事留在它的眼中,埋在它心里。

西安的夜景,让人惊鸿一瞥。所以,我们在城楼上一直徘徊,一直到华灯初上,看着城墙上的椭圆型灯笼一盏盏的亮起来,很多人与我们一起欢呼起来,仿佛迎来一个喜庆的日子。

  幽暗的城楼四周,立马变得明亮起来,将建筑的轮廓勾勒更加美妙,在漆黑的夜晚,让人充满着“想像力”。

如果说,历史是一堆燃尽的篝火,那么我们站在这堆篝火边上的,想象出曾经的那些辉煌,它们在黑夜里,星光闪耀,给我们留下的精神上的炭火,取之不尽。

回去的路上,整个西安城越发的热闹起来,脑海里想象的是盛唐时期的繁荣,璀璨,以及开放和包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