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情感 |
分类: 小仙影评 |
1.
《你好,之华》中的尹川不像写小说的,更像一个诗人,或者艺术家。一头乱糟糟的头发,像是很久没有洗过,发暗的外套披在身上,皱巴巴的,细长的腿在牛仔裤中晃荡着,脚上还蹬着一双仿佛来自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旧皮鞋。
四十多岁了他,目前只出一本书——《之南》。之南是尹川爱人;尹川是之华的初恋,之南是之华的姐姐,有点绕吧。
然而,这并不是一部三角恋的爱情故事。所有的主角更像是配角,出现在这部电影里,可见,它所表达的远比爱情更深沉,更有力量。
一直默默爱慕尹川的之华,从未得到尹川的关注,她只是之南的陪衬,是表白失败后痛哭流涕的失意女孩,是普通得不能普通的邻家女孩。三十年后的她,依然如此,在不起眼的图书馆上班,每天将一本本零散的书收拾到书架上,只是,她会偶尔抬抬头,看看窗外的阳光,慢慢地爬到窗格上……这一眼,便可以看出,之华是一个还藏留着小女孩心性的中年妇人。
所以,之南死后,再见尹川,她才会悄悄地以姐姐的身份给尹川写信,是想完成年少时的遗憾,还是保留着对尹川的爱?
似乎都不是,或者都是。
2.
影片的开头是之南的葬礼,奇怪的是,没有人嚎啕大哭,似乎更多的是一种默认。这样的葬礼,在中国是不多的。
那么之南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死?她丈夫张超呢?这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
影片没有立刻给出答案,而是通过一封封信,慢慢地拼凑出整个故事。也同时,在过去和现在来回的回放中,我们发现,重复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
婆婆桂芝大学时期爱慕的老师出现了,她以求学的理由给老师写信,已经白发苍苍的婆婆,依然有颗少女心;女儿飒然正处在青春期,因为暗恋,不敢去学校上学,一想到要面对“心上人”,既害怕又忐忑,可那颗蠢蠢欲动的心,怎么也按拉不住。
每个人的情感都是那么真实细腻的存在着。可这样的情感是平凡的,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而在世人眼里,那些不平凡的爱情,才值得追逐,或者好奇,比如之南与张超。
之南与学校食堂打工的张超结婚,过得非常惨,被张超无数次暴打后,得了抑郁质,自杀而亡。而张超在她自杀之前,就丢下她和两个孩子,逃离了家。
尹川找到张超,本以为会张超有苦衷,或者索性将他狠狠的凑一顿。然而,一脸痛苦的张超说“人生,不是你随便扒拉扒拉就能写明白的。”原来,他本身也是一个悲剧的存在。这张被酒长年浸透的脸,没有一点悔恨,只写满了失意与悲哀。尹川甚至说不出一句谩骂他的话。
影片中还有很多细节,看似平凡,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复杂情愫,紧紧地钳住观众的神经,一根根的钳着。
它们与之南的自杀一样,让人无法释怀。
3.
这是岩井俊二在中国拍摄的第一部电影,看似平淡如水,却暗潮涌动,充满张力。他对细节的处理,对音乐的把握,对摄影的角度,对灯光的布置,都是精心而为,却看不出一丝的刻意。如一位建筑师对日本建筑的评价:“日本的审美太绝了,目之所及,每一眼细节都是美的、舒服的,哪怕都市高楼的夹缝间、乡村小镇的犄角旮旯。”
而人物的选择,也很用心。
尹川、张超、江枫、晨晨(之南小儿子)和桂芝,之华,飒然,可能是我们身边的任何一个普通人,有过对事业的梦想,有过对死亡的恐惧,有过对爱情的失意,也有过活在别人阴影之下的痛苦,如果始终纠结在此,便不会得到释然,因为在那些不属于自己的回望中,永远只是别人配角,只有反观当下,才会发现,需要珍惜,永远是自己所拥有的。就像之华与江枫,江枫是之华的丈夫,最终之华不再对尹川有任何遗憾,她明白与自己相互扶持,彼此安慰的之华,才是自己人生中的主角。
当然,岩井俊二也没有刻意的突出这一点。在他眼里,每个细节都是一样的重要,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他让我们感受到是一个人完全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