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手与被伸手
(2012-09-12 20:21:22)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仙随笔 |
史玉柱说“无须向别人折腰,则为贵;无须向别人伸手,则为富”。他说的是有钱有权的主儿,普通的人,谁没有折腰的时候,又有谁没有想伸手的时候呢?
只是伸手与被伸手都是一件折磨人的事。当然哥们姐们关系好的,偶尔伸手,三百五百自然不在话下,或者千儿八百的应个急也正常,可是一旦涉及数目大了,难免有些纠结与为难。此时,伸手的人真的遇到困难,倘若关系不外的,且有这个能力,这忙不帮不够意思,毕竟多少年的友谊与情义会受影响,甚至从此划上了陌生人的界限。倘若没能力借给对方,也是非常恼人的,一来你帮不上人家心存内疚;二来对方不知道你是不是真没办法,弄不好彼此心存间隙。
最讨厌的就是关系一般的,平时交流不多,突然跑来给你借钱,而且数目不算小。话说,这种关系,一般第一个概念就是扪心自问“能不能借,对方会不会还?”有了疑惑借钱也就得迟疑了,碍于面子,不会特别直接的回绝。问题是这类借钱的人态度非常诚恳,不但告诉你还的时间,还一定要加上利息等等之类的话,似乎不是你借钱给他,而是他在帮你理财,真是让人无处可逃。
前些日子我也尝到被借的滋味。一个不太联系的同学,突然有天向我借钱。在这之前同学给我的印象不错,热情、大方、爽快,尽管联系不多,但还是相信的。当时第一概念是对方遇到麻烦。可是,这么多年来,除了亲人,我都坚守不向外面的人借钱,也不乱借钱给任何不熟悉的人。怕扯皮,更怕因钱的事成了仇人。可是我这位同学似乎遇到大麻烦,给我的感觉是非借不可。想着毕竟同学一场,能帮的就帮一下吧,可是他的数额有点大,我那点私房钱不够牙缝的。只好寻思与老公商量着,问题对方是位帅哥,且不太交往,老公也只知道个他的名,面都没见过,不用说,老公坚决不借,还狠狠地、居高临下的教育我。让我觉得自己不是白痴也近似白痴。
没几天,同学又来电,要知道一个大男人如此放下尊严面子,我也怪难为情的,想他实在过不了这个关,我要是不帮,真的对不起他。当我吞吞吐吐、唯唯诺诺(突然发现女人在家不管钱,真丢脸),朋友很聪明,立马说可以减半,额,这瞬间我感觉自己捡个大便宜。这力度也忒大了,我很没把握的说了有点把握的话“行,我再想想办法。”于是,那几天愁眉不展地谋划着,家里这边是没戏了,我想到姐姐。不想姐姐一口回绝,她说,你借可以,但你借给别人,要是人家不还,就你那薄皮薄面的,这钱搞不好就泡汤了,还要受一肚子气。我相信同学不是这类人,可是姐姐就是不信,我咋办呢?
自然,这钱我是没借出去。好在朋友也没有再找我。
当然,我也因借钱的事着实感动一把。我在网络里相交至深的只有几个姐妹,于网络而言,我还是坚守在精神世界里,甚至都没有想过走到现实生活中来。可是当姐妹们相约相聚的时候,我发现这种彼此依赖与友谊一点不比现实逊色。尽管如此,我还是不愿意与朋友之间谈到钱,偶尔在我们几个姐妹群里,发发牢骚,也憧憬着,那天咱们中有一个中五百万了,就一起旅游,玛滴,看到喜欢的,不问价钱的买下来。
这不,前段时间,看中了一套房,地段楼层我都满意,也就托亲人帮我预订了。可是等房子建好去看时,发现我们订的户型不好,而好些的户型太大,比我们预订的要多出十几万。这比我预算的高出太多,如果要买必须要借这些钱。所以,想来想去,只好红着眼放弃了。研究好久的装潢,就这样没戏了,心理难过呀。没想到洋洋说,你要多少告诉我,我们几个姐妹凑凑。我一听,愣了半晌,要知道我们的友谊尽管好几年了,但毕竟只是交流在网络,相距也是差之千里,别说知根知底,就是家门在哪儿也不知道。
我知道自己不可能借的,我连家里的亲人都不愿意开口,更何况是网络上的姐妹。不过,说实在的,那一瞬间我好感动。感动不是这钱,而是洋洋发自内心的这番话。
有人说通过借钱可以鉴定一份友谊,我想在某些时候,确实是这样的,雪中送炭比锦上添花更让人铭心而记。困难时候的一个馒头比富足时的一两黄金更令人感动。但前提是,当你有了家庭,你不再是一个人,你不得不与亲人有共同的目标与方向,你的一举一动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支配,这时候,伸手与被伸手,都是一件复杂而痛苦的过程。
所以,当我看到人家被伸手都很爽快时,羡慕得牙痒痒。于是我,决定,明儿就去买彩票。倘若一不小心中了个百万千万的,到时候只要朋友开口,且在千元以下的,靠,拿去,额不要你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