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秘密》观后感
(2011-07-31 17:17:0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仙影评 |
钟爱一部电影却不那么容易,厌恶一部电影却又那么容易。广沫凉子导演的《秘密》,能够让人爱上,似乎不太可能,然而这部不遵循常理的电影,独树一帜的表现手法,匪夷所思的剧情,让人在瞠目之外,也读出另外一些东西,残酷的现实里埋着不宜察觉的温情。
故事发生在日本某个小镇,杉田平介在家里看电视新闻——一对母女从乘坐的大巴滚落山谷,而这对母女就是他的老婆直子和女儿藻奈美。当他冲到医院时,直子已经奄奄一息,紧紧握着藻奈美的手慢慢地放下了。。苏醒后的女儿睁开眼睛,说的第一句话,让平介大吃一惊,女儿竟然用妻子的语言和他对话!
到底怎么回事?是自己糊涂了,还是女儿糊涂,还是她们的灵魂错位了?
女儿的身躯,妻子的灵魂,这个秘密没有人会相信。
面对着肉体灵魂同时占据两个最亲密的人,平介到底怎么办?怎么处理这样关系,把自己当成父亲?还是丈夫?他陷入了深深的泥潭里……
在妻子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恋爱时期点滴后,平介慢慢地接受了这个眼前这个女人是妻子直子。可一旦触及到身体,平介就像被针扎了一样,猛然惊醒过来,如何与亲生女儿发生肉体关系?道德的防线一下子刺痛了平介,无论直子用饥渴的眼神期待着他,也无论直子怎么表现出妻子的神态,但是总是在关键时刻平介还是一次次落荒而逃。别说平介,做为观众,这也是令人极为纠结的地方。几次看到平介褪去直子内衣,我几乎闭上眼睛,怕,怕他真的对“女儿”下手,怕他的火焰会燃烧完他最后的意志;与此同时,又为他如此尴尬的身份感到恼火,看到平介一次一次消弭了内心的激情,也暗自地松了一口气。不得不佩服导演广沫凉子惊人想像力,使得观众与角色融为一体,不仅体会到当事人心情感受,也体会到左右为难时,人性裸露的尴尬。
这一点,大抵也是广沫凉子独特的地方。很多时候,我们是看电视,而不是深入电视,一部好的电影就如一本小说一样,把自己代入角色中,使观众无法置身局外,并随着剧情一步一步进入角色,甚至与角色共悲喜,你能说导演这种手法不成功吗?同样,也正是这些阴晦之处,让观众体会到人性真实而难以言喻的挣扎。
解铃还需系铃人。其实,真正的解铃人不是导演,不是平介,而是直子。
尽管直子心理年龄已是四十多岁,可是进入学校的她重新找到了年轻的感觉,校园里一张张充满阳光的脸庞,张扬的年少无畏有欢笑,洋溢着青春的美好。她把女儿藻奈美角色越演越投入。
回到家中,她仍然坚守妻子的角色——贤慧,温婉,可爱。
无论她处理得多么完善,但写在她身上的青春是掩饰不住的。这些让平介一次次产生错觉。他多想接受,可是一会儿出现妻子的神态,一会儿出现女儿的身姿,父爱与夫爱交错于在这个平凡的男人身上,他觉得自己要疯了。真正疯的时候还在后面。
年轻而美丽的直子,开始有人追求了。看着她偷偷与年轻的帅哥约会,本就生活像一团麻绳的平介,生气把他压缩再压缩,就像一场暴风雨来临之夜,天是乌黑的,空气是沉闷的,呼吸是急促的……
其实电影个,最精彩的表演该是直子,她是导演手中最出彩的人物。从开始努力营造妻子的角色,用爱和包容平息老公动荡起伏的内心,最后在老公面前串演两个角色,一方面制造出一家三口的温暖,一方面让平介慢慢接受妻子渐渐变成女儿。虽然电影没有过多展露直子一系列内心变化,但只要略实细心一点,就会发现,在残酷的现实面前,这个小女人异常的冷静。从电影中,我们不难发现让女儿灵魂回归身体,是众望所归,不仅平息平介内心的苦恼,也令观众更容易接受。然而,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导演巧妙的在这里玩了一次悬疑:一是车祸后平介查阅案例:也有一位妻子的灵魂嫁接到女儿身上,经过两年时间女儿的灵魂又回到自己的身上;另外就是直子在学校里完全呈现女孩的模样,让观众真的确信直子在一天天消失,取而代之藻奈美一天天的苏醒。
当观众慢慢地完全接受一个事实,导演又来了一个更大的颠覆,她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善良与无奈中激发的灵感与智慧。直子化成两个角色写成的母女书信,一次次读给平介听,让他重新感受一家三口温馨时刻,却也给这个幸福一个时限——直子意识将一天天从藻奈美身上淡去,从而消失贻尽,最终身体与灵魂全部完整归到女儿身上,然而谁不能说这是最完美的一个结局呢?
可是,导演真正的秘密并不是开始,而是结尾,她埋了一枚谁也想不到的炸弹。这个秘密只有一个直子知道,那就是直子灵魂还是直子,从来没有成为女儿藻奈美过,所有的一切都是直子自导自演,这个伟大的女人面对老公痛苦无奈中,做出惊人的一幕,将自己嫁出去,让他们成为真正的父女,这样所有的纠结都不再纠结。
从来她的爱没有变,从来她都没有抛弃过家庭,可是面对老公苦恼,面对他们无法逾越隔阂,面对不断发生的矛盾,选择做女儿角色才是最明智的。
这个秘密其实一直藏在一枚戒指里,它悄悄出现电影开头与结属的一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