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储蓄---珍重生命
老来人生感悟:健康储蓄---珍重生命。随着时光流逝、年龄的增长,使人更加深切体会到健康的珍贵,健康不是金钱就能换来的,健康就是发财,健康就是福气!
这段时间个人在清理几十年的健康债务,例行体检时已发现有着轻重不同的慢性病,有些要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有的必要进行治疗。七月一日至十六日,有生以来“享受”了住院待遇,受尽皮肉难以忍受之苦。在医院接受肌注、静注各种药物,瘀痕累累、疼痛不已。为了消除隐患,全身麻醉做了结节性甲状腺肿微创切除手术,“死去活来”感觉好象到了另一世界、生死只有一线之隔。伤筋动骨、元气大伤,精疲力竭、头昏眼花,手术的副作用、后遗症至今不能很好恢复,只好安心休养,上网困难,博文写不了,与博友失去联系,很感歉意!
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兵荒马乱时期,经历人生坎坷。从小吃不饱、穿不暖,严重营养不良,加上卫生条件很差,从出生就受到不少寄生虫病、传染病经常侵袭,又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物质生活逐渐丰富,又不能做到合理均衡饮食,经常应酬暴食暴饮,一些富贵病、慢性病接踵而生,不但没有做好健康储蓄,反而透支健康、欠债越来越多。
健康储蓄,才能远离疾病,欠债总是要加倍偿还的。只有健康储蓄是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会有高附加值回报。钱是身外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去,只有健康的身体才是属于自己的。只有健康的身体是幸福的载体,有了健康的身体,才能享受丰富多彩精神生活,安度晚年,享受天伦之乐,粗茶淡饭也格外香。没有健康的身体,山珍海味也享用不了,吃也感无味。没有健康身体,就算你是一个大富翁,在受疾病缠身痛苦折磨的时候,很难享受到一个体魄健壮人的欢乐。从这个意义上说,健康储蓄比金钱储蓄更为重要。所以,人人都要健康储蓄,珍重自己的生命。
储蓄健康,必须从生命开始。人的寿命长短内因是遗传因素,所以,储蓄健康从祖先上一代就开始了,男女婚配是否有遗传病?生殖怀孕是否优生优育?对后代生命健康都有很大影响。人的生命短寿外因大多源于外界环境造成的各种疾病,而疾病中又以慢性病居多。但是,不少年轻人
“健康储蓄”的意识淡薄,自持“体壮如牛”,只顾超负荷劳动去获得金钱,通宵达旦尽情“享受”娱乐,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刚进入中年就出现未老先衰,给自身健康的留下了隐患。
健康储蓄,必须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倡导低碳生活方式。保健养生不仅是调补,更是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生活方式不知不觉就可以使你身体健康,没有必要服食各种药物和保健品。生活中许多好生活习惯都可以作为健康储蓄,如饭前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主动规律休息、劳逸结合等。只要平时有规律地坚持适合你个人的健康生活习惯,持之以恒,坚忍不拔,就会给你带来可观的健康储蓄,年老时即为零存整取。
健康储蓄,必须科学合理饮食、均衡营养。当代物质生活非常丰富,但不要乱吃,更不要偏食。饮食要以温、软、淡、素、鲜为宜,要定时定量,不要暴饮暴食,少吃油炸食品,少吃刺激性、化学性食物,不要大量饮酒、喝浓咖啡、浓茶,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要多吃蔬菜、水果、豆类食品,适宜补充各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
健康储蓄,必须及早防治慢性病。许多慢性病有低龄化趋势,不少人40岁以后就有“耳聋眼花”,眼睛看近物时变得很困难,听力也开始下降。在45岁以后肌肉萎缩的速度加快,并会造成脂肪堆积在乳房和臀部。到了50岁的时候,一些人皮肤会出现皱纹,锻炼少的男人前列腺会比较肥大“富态”。到55岁时,各种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流感、肺炎、慢性胃肠炎及精神症疾病等蜂拥而至。所以,要重视慢性病的预防,定期做体格检查,早发现一些慢性病。可利用中医、食疗养生治未病的优势,预防和及时治疗慢性病。千万不要小病拖成大病,急性病变成慢性病,最终发展成不治之症,后悔莫及、终生遗憾。
每个人终生经营自身健康,在向老年进发的过程中,消耗了自已人生宝贵的时间、体力、才华及容貌,同时或多或少有了健康储蓄。没有健康储蓄,晚年就要为此付账单。只有健康储蓄,才是自己晚年可以享受的健康财富。只有更多健康储蓄,晚年才更幸福快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