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记事
(2023-06-18 18:09:4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感悟心得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今年的气温有些反常。 特别是5月25日以来,河南省出现大范围持续阴雨天气,是近10多年来最为严重的“烂场雨”天气。降雨导致一些地方麦田积水,小麦点片倒伏、发霉,河南部分地区出现籽粒萌动和穗发芽现象。在这五月中,值得记忆的事情有:
一、教育教学:
1、二模综合评估较理想:5月24、25日,进行了峡市二模考试。优生较差,优生弱科等,需要课堂上多提问,课下多关注 。在剩下20多天里,克服困难、挤出时间、精心备课、扎实落实,争取取得理想成绩。、 5月26日,进行了全市网上阅卷。我有幸参与并担任化学科目(18-20题)的题长,主要负责1、建改卷群,将群名片发到灵宝化学教师微信群中,召集本组教师进群。2.组织本组改卷老师学习评分细则和补充说明,做到标准统一,处理教师改卷时遇到的临时性问题。写好本题组的试题分析(试题分析、成绩分析、学生答题分析、备考策略和建议)。
分享即收获,承担即成长。两周前在朋友圈看到书友发的《教学的模样》共读营招募活动。然后申请报名、网上购书、每天读书打卡。每天读书打卡的格式比较新颖如“金句、驱动问题、阅读感悟”。周一下午接到读书会甘肃陇南 陈武红老师的微信,邀请我参与周三晚上的阅读分享。既感到荣兴,又有压力。 以该书第一章感悟《“讲理”建立学生与知识的意义联系》为题,从讲理:化解知识的难度,实现学生的跨越发展,帮助学生建立与知识的意义联系。教学中教师语言、素养的意义。分别列举了化学中常用的“不忘初心---元素--无论你在哪里,质子数不变;冷若冰霜--硝酸铵溶于水”的俗语,使结构复杂的知识体系清晰化、简约化。借鉴常生龙老师讲解教学“未”、“末”字的案例,说明教师对学科的爱和投入会显著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态度。
每一次挑战都是新的起点。分享后收到读书会孙羽程、黄怡珺、李雪等老师鼓励和称赞。感恩遇见这些名师、专家,真读书、爱生活。
家长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过去的五月份,因身体原因,在家停留时间较长,陪伴孩子家人有了充足的时间。为了引导二宝读书,每天在常生龙院长读书会、真爱读书会打卡,日更微信公众号,每晚一起读书不少于20分钟,营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尝试运用正面管教、同理心等策略和二宝沟通,逐步养成倾听、感受,仔细认真等好习惯。再忙再累不忘读书,每天睡前和女儿读几页书, 伴着书香入睡,睡梦也带着甜蜜!读书打卡、与心灵对话,一种积极的力量,战胜疲劳、心情愉悦。
三、生活记录
三、 读书学习 1、读书打卡继续做好
“五个一工程”:为了继续坚持读书学习,借助读书会、微信读书,每天读书不少于15分钟,已连续打卡96天。每日一修(每天记一句富有哲理的正能量话、练一张毛笔字)、每周一文(每周写一篇文章)、每月一书一思(每月读一本书、写一篇心得和反思)、每期一学(每期至少外出学习一次),每年一次专业成长讲座。成长路上最好的陪伴是耐心与坚持,时间管理——专业成长的保障。过去的五月份,读了刘徽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范梅南《教育的情调》、林志超的《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3本书,写了26篇文章,读书会分享一次。1. 教育,是引领预防的艺术——读林志超的《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笔记(一)本书从“超前预防,防范问题于未然”“临界预防,消解问题于可能”“止犯预防,消弭问题于已然”“再犯预防,阻断问题严重化”“捕捉契机,促进改变有效化”“综合助力,教育协同多元化”六个方面,给读者提供了学生问题预防与教育方面的30个创意策略。这些策略,均源自作者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实战经验,方便实用,利于一线班主任活学活用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提高自身立德树人的能力。学生问题,预防为主,教育及时,这样才能促进学生更好地自主发展。2.大概念和大概念教学——读刘徽的《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一)我们正在经历一场范式层面的教育变革,从教知识转向教素养。特别随着新课标的颁布实施,一些新的名词概念扑面而来。在这样的背景下不了解“核心素养”“深度学习”“大概念”等是不合时宜的。本书在对大概念进行理论廓清的基础上,从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对大概念教学进行架构,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解释。深度诠释新课程标准修订核心理念,破解核心素养目标落实之难题,教会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重点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如“为什么要进行大概念教学?它如何体现素养导向的课堂转型?”全书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对大概念的理论阐述,分析时代转型背景下为什么要关注素养导向的教学,并引出素养导向的本质特征。后面四章从教学设计的四个要素,即目标、评价、结构和方法来具体勾勒大概念实践框架。最后附录中给出大概念视角下完整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3.读书修行 让教育迸发智慧——读范梅南《教育的情调》心得 《教育的情调》是由加拿大著名教育家马克斯.范梅南和李树英教授合著的。该书的内容并不多,本书正文连同后记仅仅177页。却探讨了“教育的敏感和机智”
“了解孩子充满可能性的世界”“孩子好奇的体验”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到” “表扬和肯定的重要性”
“纪律的教育学意义”等16个话题。这16个话题都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中的常见现象入手,通过分析现象背后的教育学意义,帮助教师贯通和融合理论与实践,提升读者的教育智慧。作者马克斯·范梅南
是美国教育研究协会“课程和教学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又是"教育现象学"的开创者之一。教育现象学是一门探究教育生活现象及其体验的学问。它以日常生活为原点,让我们始终对教育的生活世界和生活体验保持一种敏感,保持一颗好奇之心,驱使我们去探究日常生活体验的教育意蕴。《教育的情调》是经典之作从目录来看本书可以由三部分构成。
后一篇:麦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