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手教师》之第一辑重要的是观念

分类: 书香伴我成长 |
该书作者魏智渊多年来专注于教师发展研究与实战培训,他结合自身的多重教育身份与多样教育实践,从教育观念、课程建设、家校沟通、学生教育、教育细节、自我修炼等六个方面,系统分享了自己对于教师成长发展的独到思考和专业引领,全方位助力一线教师加强自我修炼,蜕变为高手教师、卓越教师。
第一辑 重要的是观念
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在这一辑《重要的是观念》中魏老师通过“家庭作业”、“修炼领导力”、“做个好教师有多难”、“茧子厚了”、“严格的老师和粗暴的老师”、“读书要身边问题结合”、“第一性原理”等8篇文章告诉我们。改变一个人的是观念,改变一个社会的是一种观念,观念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对于一个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在教育中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几种观念
一、家庭作业是孩子和老师的事
孩子的学习可能要经历两类:一是学习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二是对学习本身进行学习,形成所谓的学习力。
第一类掌握教材中的知识,家长经过填鸭、逼迫可能还有点效果;但后者就必须让孩子自己去经历、在不断的犯错纠错中、与成人的互动中发展自主性,发展自我管理的能力,从而掌控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对于第二类培养学习力,魏老师给出了以下具体建议:1.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2.确保自己能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种干扰;3.学习独自解决问题,同时学习如何向成人求助;4.既能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能根据自身的兴趣,自己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学习。
孩子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而家长只是一个资源的提供者,环境创造者和支持者。当家长把全部精力都用于逼孩子完成作业的时候,这目标便无法达成,特别是第2个目标。
二、教师也应该修炼领导力。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即“在自己负责的领域内整合各种资源解决问题的能力。”任何一个人都应该追求影响力。
一位拥有领导力的教师,他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是这间教室名副其实的“船长”,他拥有明确的愿景,坚定的信念,成熟的问题解决技术,能为班级和学生树立目标,并坚定不移的实现它。
在学校里大多数教师是按照既定的要求完成工作,下班了学生与自己再无任何关系这种现象魏智渊老师称为“逃避自由”,即我们总是本能的逃避责任,恐惧成为主体,而更渴望成为“巨婴”。因为成为一间教室的领导,往往意味着挑战、失败,意味着大量的精力投入,意味着要不断的磨砺自己的能力,而这一过程并不轻松。
担起自己肩上的责任甚至使命,都不是简单的“奉献”,而是一种自由,是向整个世界宣示自己的力量。有效的服务了学校或组织,但更重要的是在成为领导的过程中,自我经历了锤炼而得以成长。只有不断成长,才能提升视野和拓宽自由的空间。
三、做个好教师有多难
必须赢得学生。不能整天就说:“这届学生不行”。“学生不是准备好了,才来听我们上课,而是因为我们准备好了。”
怎样让学生喜欢上我的课,至少不在课堂上睡觉或做其他作业?怎么样让他们用尽可能少的时间理解并牢固的记住教材中的知识?
吃透教材,反复读教材。找出零散的知识之间的内在关联,并尝试用最通俗的方式表达出来。
围着教材大量的阅读和准备。相关的诗文提前准备好,做到上课都可以随口引用。如文言虚词就下笨功夫,将初高中教材中所有的文言文全部放到一个word的文档中,然后利用查找功能,把所有出现这个虚词的句子都找出来。初中语文古诗词可以借鉴,如含“荷、菊”等某个词或字的诗句,的古诗词有哪些?
专业赋予人以自由:
为了树立课程理念,进入到课程论和教学任务领域;为了研究人是如何学习的进入到认知心理学和脑科学领域。因为积累不用再去海量的翻阅资源,因为专业赋予我们以审视知识或文本的框架,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可以解读和教学设计,一般在听完一节课的过程中就准备好了。专业带来的效率和深度是以前难以想象的,在梦寐以求工作面前的自由感也更充分了。
近一些年涌现的一些重要概念,自组织深度学习核心素养审辩的思维认知革命。现实是概念远大于实际的探索,商业已经风起云涌,教育仍然波澜不惊。
一个人对专业理解越越透彻,越会意识到每一个生命所蕴含的无限可能。真正的学习者,在任何时代都是少数。总有些人成为受到召唤并采取行动的人,而更多的人已经习惯于被沸腾时代推着往前走。眼前的苟且或者说鸡零狗碎,很容易遮蔽眼光,进而遮蔽生命这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