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记录(1)——李争祥和赵冬梅的《溶解度2》

标签:
评课记录《溶解度2》 |
分类: 化学专业成长 |
12月25日上午,在焦村一中进行了第三共同体活动。焦村一中的赵冬梅老师,朱阳一中的李争祥老师,分别讲授了《溶解度2——固体溶解度》,两位教师是各个学校化学教师的骨干。不论对化学学科教学的把握,还是课堂实施都比较成熟,课堂呈现大气而精致,开放而严谨,是两节很好的同类型课堂的引路课。
固体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是本单元的重点、难点,更是中招考试的重点。本课题是从定量角度认识物质的溶解性,从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知识内容加深了,研究方法提高了。如为什么规定“在100克溶剂里”,常常缺乏感性的思考依据;溶解度和溶质、溶液、溶剂是什么关系?·······对于学生能力要求,提升了一个层次。
一、先说优点:
赵冬梅老师在讲述固体溶解度概念时。利用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思考,例如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糖和食盐也能判断,糖和食盐的溶解度哪个大吗?如果都有一杯水能判断吗?并借助幻灯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并告知学生影响时的因素很多,为研究某个问题需要控制其他变量,这是科学研究,最基本方法之一,是学着冲瀑感受,建立科学研究基准的方法。
李争祥老师,课前设置激励语,调动学生状态,迸发激情。其次在讲述“溶解度曲线”时设置好引导问题:
1、认真观察表9-1回答下列问题:
2、认真观察图9-12、9-13回答下列问题:
引导学生通过问题逐步总结出规律,由特殊到一般,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又培养了学生分析归纳能力,再次注重学法指导,如指导学生圈、划关键词。
两位老师的不足之处:课堂上学生读、记得时间没有,理解了、记住了才会用。时间分配不太合理,都有拖堂现象。
在最后评课环节。几位化学教师对“溶解度与该溶液中溶质、溶剂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讨。简约归纳为:溶解度就是一定温度下,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质量;溶解度曲线的作用简记为“查、比、交、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