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极情绪的积极意义,更值得好好了解(上)

(2022-09-25 11:09:20)
标签:

江西焦虑症治疗

江西心理咨询

江西抑郁症治疗

南昌青少年心理

南昌心理咨询

相信你一定有过类似经验:


 

当你和朋友吐槽“我最近状态太糟糕了,天天在家没有效率,烦躁又焦虑。”

很多“正能量”朋友会反馈说:“你这样不行的,没啥好焦虑的呀,不用有啥压力的呀。”


虽然你非常清楚地知晓,这位朋友是关心你并试图安慰你,是出于善意的,但你心里内在的真实感受就是,如果接着再想说点不开心的事儿,好像就不太合适了。毕竟在朋友积极态度的衬托下,自己的消极与负面显得软弱又无能,实在是不想再多暴露了。

 


其实这些经验在你小时候就可能发生了,放学回家和妈妈说:“我觉得我们班主任不太喜欢我,她老表扬同桌,而我其实当时也举手了,而且我的答案也是对的,她总是看不到的。”

大多数时候,妈妈也会告诉你:“怎么会呢,宝贝,老师都是非常公平的呀,你想多了。”


一句“你想多了”就把我们所有的倾诉欲给堵住了,还能说什么呢。也让我们慢慢地,与父母选择性沟通,不再愿意表达真实的负面情绪,毕竟——“我说了又能怎样呢?”。


 

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9yKoBCDdUW4YCyYzbxNoYryMtuQ2Y01YgjrsH3y2trJia4uXFarRLW1KTZ5Ercicp6D2N5ROCZxHhocdWAcU2HQ/640?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

 



01

为什么有些积极让我们如此反感


首先,“强行积极”是对于我们真实感受的否认。 


当我们面对一些事情,感受到悲伤、愤怒、焦躁、内疚甚至羞耻的时候,“强行正能量朋友”给你的反馈与你的真实体验严重不符。


并且,久而久之,这就变成了对我们作为一个人的否认。


一次、两次对真实情绪体验的否认,把消极情绪推到一边,强行积极,伪装快乐,好像一切都能恢复正常,但实际上,时间一长,我们就会有一种自我的空洞。


“你不应该这么悲观、消极与负面”——这样的强行正能量鼓励,直接切断了人际交往的真实情感流动,反而让一个深处情绪漩涡的人产生更负面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我不应该这么悲观、消极与负面”、“我怎么能如此悲观、消极与负面”……


这样的认知可能还会延展到其他的情景与时刻。



02

事实上,消极是有意义的


每个人都有情绪,这中间就有我们喜欢的和不喜欢的。只是,我们很容易因为对情绪的感受而进行评判,比如对于那些让我们自己不愉快的、不喜欢的情绪,我们就称之为负面情绪。


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所谓真正的“负面情绪”。每一个情绪都是一种语言,它们都是带着信息来与我们沟通的。当我们带着觉知,而不是无意识去看这些情绪的时候,就会发现情绪并没有好、坏之分,也不存在真正的“负面情绪”。


有个很好的比喻是,“负面情绪”是送信人,每一封信都来自于我们的内心。


如果你好好的收下这个信息,理解并应对好这封信,送信人就会走了;而相反,如果你一直关门不接待这个送信人,就会一次次的不请自来,直到你接收了信件为止。如果你关着门,就得敲门、甚至撞门。白天你不接收,晚上还会再来——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总在梦中梦见一些我们并不愿意看见和接受的画面。


越大的情绪,包含着越大、越重要的信息。如果你不接受、不解读,它就会反复出现提醒我们看见。因为这封信里,包含着我们内心的重要需要。


所以,如果你处于巨大的情绪中,感觉自己很情绪化,先停止自我批判和自我谴责。因为,这绝对不是什么坏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