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我恢复,并不是人人都有的能力

(2014-02-23 10:56:44)
标签:

乐行心理

江西心理咨询

南昌心理辅导

南昌心理咨询

南昌抑郁治疗

文化

分类: 心理阅览

 

     尼采曾经说过:那些杀不死我的,让我变得更强大。这正是目前被人们推崇的回弹理论的核心:即使生活抛弃了我们,给予我们不可理喻的创伤,我们自身拥有一种极其可贵的恢复能力,使我们免于支离破碎的命运,能够重归人性发展之路。甚至我们看到,有些人回弹得相当漂亮,苦难成为他们人生的大学,以至于他们做出了常人都没有做到的令人惊叹的事情。在法国神经精神分析学家鲍里斯·西吕尔尼克(Boris Cyrulnik)的眼中,回弹能力是对不幸者的补偿。但是人人都拥有这种能力吗?

 

  乐行心理发现有些人能,有些人不能

 

  至少在事实层面,在生活的不幸面前,有些人通过自我修复重新缝合了自我,拥有了幸福;有些人则被击垮了,甚至成为渣滓。法国心理治疗医生皮埃尔-伊夫·布里西奥(Pierre-Yves Brissiaud)认为,自我恢复并非一种类似于善良慷慨的特质,只是一种能力,一种行为,有些人能做到,有些人则不能。鲍里斯·西吕尔尼克则把它定义为一种无意识的心理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情感的因素——必须存在一个能给予足够多的爱和帮助的第三方。这是主体和他/她所处的环境之间的一种交换,是某一特定时刻的他/她和他/她周遭的一切之间的交换。

 

  我们随处都可听到有人谈论弹性学校或弹性企业谁能从创伤中恢复过来?谁又会因承受不了而崩溃?什么时候,学校或企业将会在录取学生或求职面试的场合里,使用自我恢复能力或抗压能力的测试,以确保招纳到最强的人才?但是请注意,不要把自我恢复能力强有力的个性混淆,否则,所有测试人眼中自我恢复能力不够的人,都将会在社会游戏中被淘汰出局!

  

      本文由乐行心理整理提供,如有需要,可以联系南昌催眠治疗南昌心理医生南昌心理咨询、江西心理咨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