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爱的那些事

(2013-09-03 08:53:42)
标签:

情感

爱是人与生俱来的一种能力,谁都有爱与被爱的权利。长久以来人们不断想去追求自己一个个的新的爱的境界。人本主义学家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很好的阐述了他自己对爱的一种见解。

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爱也不例外,马斯洛认为爱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清晰性、迷惑性,但什么时候才体现?又体现那种呢?当爱变得对于对象本身非常深切、非常纯洁,对象就成为我们所需要的,而不是看它能为我们做些什么,只是对象由手段而跨越到目的这一阶段(有了我们的容许)。我们爱一个人的时候,正是因为他/她是他/她,所以我们爱他/她。这里引用马斯洛说的苹果树的例子,我们非常喜欢苹果树,不想让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它成为苹果树的样子我们就很高兴。任何对它的修理(包括善意的)都使它变得不像苹果树或者违反了原来固定的生活。它看起来是那样的完美,我们甚至怕碰它,怕削弱了它。自然,假如它被看成是完美的,便没有改善它的可能了。但实际上,事物往往是不完善不完美的,是需要加以改进的,改革者头脑中的“完美发展”画面,据他看,要比苹果树自身的最终结局更好,即它能比苹果树做的更好,他/她懂得更多,他/她能比它自身更好地塑造它。

所以按照马斯洛的理论我们认为,要把狗狗改变成另外的样子的人不是真正喜爱狗,而且这样会引起那些实实在在爱狗者的怒气,或按照来自某一杂志的形式有选择地育种,弄得它神经质、病病恹不怀胎、不能正常生育、患癫痫病,等等。但这样的人确实自称是爱狗者。那些培育矮树的人,或训练熊起自行车的人也一样。中国古代的一个典故:从前,有一只海鸟停留在鲁国国都的郊外,鲁王让人驾车迎接它,并且在宗庙里对它敬酒,演奏《九韶》使它高兴,准备牛、羊、猪的肉作为它的食物。于是海鸟眼花了,忧愁悲伤,一块肉也不敢吃,一杯酒也不敢喝,三天就死了。这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来养鸟,不是用养鸟的方法来养鸟啊!

真正的爱体现在不做要求、不求回报,能从奉献中得到乐趣,当然更不能带有狡诈和预谋。

不论是对爱侣、对婴儿,对一幅画或对一朵花,都是能保证这种普遍分布的,强烈着迷的关心进行的观察。带整体印象看有缺陷的局限就会发现,缺陷原来也很迷人,也充满魅力,因为它们赋予对象以特性和个性,因为这样就使它成为它本身而不是什么别的东西,也许恰恰是因为它们是不重要的、外在的、非本质的。

现下的社会里,人们为了各式各样的理由相爱或在一起,有的时候有的人在一起久了,渐渐地迷糊了当时相爱的理由和想法,所以每当你为爱而迷茫的时候,想想当初在一起的理由,为它找新的道路。用你的方式去爱,但不要用你的想法去改变你的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