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塑造孩子良好的习惯

(2013-08-28 10:45:45)
标签:

亲子教育

青少年心理

儿童学习障碍

育儿

 刘备曾言:“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从平常的点点滴滴积累中形成的。生活中、日常行为中,40%以上都是习惯性行为。可见,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初中阶段的孩子,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也在这个时期初步确立,是孩子能否有好习惯的关键时期。经历了小升初的“小高考”,众多新初一学生将走进新校园成为大家眼中的中学生。长春市第五十二中学王丹老师根据多年的带班经验总结了小升初时容易牵绊孩子的几大坏习惯,希望孩子能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远离四大不良习惯

不独立思考:相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来说,进入初中,学习量会突然增大。如果孩子还停留在不独立思考的阶段,那么势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习。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就要战胜奴性心理束缚,独立的发现和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家长都要培养和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具体到学习中,让孩子遇到问题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运用自己的头脑去观察思考,不要迷信所谓的权威和答案。

不认真倾听:认真倾听不仅能让孩子在课堂上与老师的节奏同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知识消化吸收。认真倾听还能够让孩子理顺自己的思维,从而更理性解决问题,这种习惯的养成还能够影响到孩子的社交生涯。家长可以和孩子之间做好约定,比如上课铃一响就要做好听课的准备;上课时要注意教师的举动,眼睛和思维跟住教师,同时记好课堂笔记。如果孩子达到了这些目标,家长可以适当给与奖励。

  不自我反思:初中阶段,学科增加,对孩子的学习能力也提出要求,要善于自我反思才能及时纠正错误。家长要引导孩子,做对的和做错的习题同样要进行反思,还要反思生活经历。进入中学,交际圈也更大了,要通过与孩子交流,让孩子反思自己在同学圈和家人圈中的所作所为,这样才能让孩子尽快成长和进步。

  不课外阅读: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孩子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孩子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孩子的认读水平和作文能力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制定一个课外阅读计划,安排好阅读内容和阅读时间,这种无形中积累的知识会在某一天为孩子爆发出惊人的能量。

  养成良好习惯要循序渐进

  吉林省七田右脑潜能开发训练中心付长德校长表示,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点滴积累、循序渐进、长期打磨,必须从早、从小抓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行为习惯自我修炼的基本方法:首先要统筹安排,逐一养成,在一段时间内抓住一种习惯重点修炼。其次是坚持不懈,反复修炼,强化已养成的良好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