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歌词04:《瓜洲渡》的叙述转换(CHITA.2025.03.13)

(2025-03-13 01:46:21)
歌词04:《瓜洲渡》的叙述转换(CHITA.2025.03.13)

1.「我在这个深秋的夜晚宿在他舟,他舟夜泊的小船。我站在船头对着河面,像和她对视,对视着的镜面:」

【他舟】:另一条舟。对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的故事发生之外的时空,即歌者的所在。【镜面】:以歌者的视角和第三人称的女主杜十娘对视,此时歌词的叙述目标是第二人称的听众。镜面,即书本也,作者对书中故事心有戚戚、久不能平,目光似乎透过了书的镜面,此时的歌者是一个探访者。

2.「这里该是温暖的南方啊桃李芬芳,青山在月光中流放。河面粼粼闪闪的月亮,看着像明明晃晃的刀,那刀是江水的伤。」

【南方】:指男主李贾的籍贯浙江绍兴府地区。【青山...江水的伤】:杜十娘从良梦碎,心情宛如山峦般地解体、流放。月亮、刀、江水的伤三者构成连续性的比喻。

这一段是歌者和杜十娘的对话,或杜十娘的喃喃自语,均可。

3.「昨天晚上的他们,还是朝欢暮乐的新郎新娘,只望着月圆夜未央!对面金山神庙的倒影,是他们越不过去的围墙,围墙、围墙、围墙是长江万里。」

歌者对听众的叙述。【朝欢暮乐】:原文有「不一日,行至瓜洲,大船停泊岸口...其时仲冬中旬,月明如水,公子和十娘坐于舟首...乃携酒具于船首,与十娘铺毡并坐,传杯交盏。饮至半酣,公子执卮对十娘道:“恩卿妙音,六院推首...今清江明月,深夜无人,肯为我一歌否?"十娘兴亦勃发,遂开喉顿嗓,取扇按拍,呜呜咽咽,歌出元人施君美《拜月亭》杂剧上“状元执盏与婵娟”一曲,名《小桃红》。」【新郎新娘】:原文有「杜十娘见了柳遇春,倒身下拜,谢其周全之德:“异日我夫妇必当重报”」【金山神庙】:唐大中年间,高僧裴头陀(法海和尚)见殿宇倾颓,杂草丛生,于是在佛前燃指一截,发愿修复古刹。又在江边挖土得金若干镒,上交当时润州刺史,上奏唐宣宗,宣宗感动之余敕令法海重修殿宇,名为金山寺。另《白蛇传》中法海是封建礼教的象征,围墻、长江万里,同喻。

4.「江岸上的人心随着江水一起在荡漾、荡漾、荡漾,那些睥睨的目光。只希望伤痕如你一样的魂,好好散落在荒丘,不要一不小心又转回了人。」

歌者对第二人称杜十娘的叙述。【睥睨】:原文有「于是众人聚观者,无不流涕,都睡骂李公子负心薄幸...十娘抱持宝匣,向江心一跳。众人急呼捞救。但见云暗江心,波涛滚滚,香无踪影。可惜一个如花似玉的名姬,一旦葬于江鱼之腹!...当时旁观之人,皆咬牙切齿,争欲拳殴李甲和那附富。」【荒丘】:荒凉的土岗、死葬之地。十娘沉江,实魄散魂飞者,而言坟茔之说,乃述其侠义节气,可浩荡长存。又按佛法,人死其魂入轮回路,有天、阿修罗、人、鬼、畜生、地狱六处。世道炎凉,请不要再次为情困吧!


5.「乌鸦背驮着太阳飞下了山岗,带走了我们的春来冬往。那曾是惊鸿的模样照我心怀,如今此情变成了回忆、回忆、回忆已不在。」

转为歌者的第一人称自述。【乌鸦】:《海外东经》曰“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在黑齿北。居水中,有大木,九日居下枝,一日居上枝”。《大荒东经》曰“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载于乌”陆游《月夜短歌》:“三足阳乌生海底。”乌鸦在此指光阴冉冉、世事更迭。【惊鸿】:曹植《洛神赋》:“翩若惊鸿,婉若游龙。”陆游《沈园》:“城上斜阳画角哀,沈园非复旧池台。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惊鸿是对杜十娘果敢、美艷的形象的概括,参原文有「十娘放开两手,冷笑一声道:“郎君千金之资既得恢复,而妾归他姓...明早快快应承了他,不可挫过机会。”时已四鼓,十娘即起身挑灯梳洗道:“今日之妆,乃迎新送旧,非比寻常。”于是脂粉香泽,用意修饰,花钿绣袄,极其华艳,香风拂拂,光采照人。」

6.「请不要说我是你的爱人,我怕我的眼泪、眼泪、眼泪,我的眼泪忍不住掉下来。请不要说我是你的爱人,我只是流落、流落在南方奈何桥上等待的羇魂。」

【奈何桥】:《宣室志》曰“行十余里,至一水,广不数尺,流而西南。观问习,习曰此俗所谓奈河,其源出地府。因河上有桥,故名奈河桥。桥险窄光滑,有日游神、夜游神日夜把守。桥下血河里虫蛇满布,波涛翻滚,腥风扑面。恶人鬼魂堕入河中。”

第一层,杜十娘对李贾的叙述视角,比较的粗浅。第二层,歌者代入杜十娘的视角。但只要充分地考虑十娘的惊鸿之相,就完全不可能发出对负心者的行动遗憾。第三层,歌者以第一人称对杜十娘的第二人称在表达一种敬慕之情,此时「爱人」的构词法被创造性地重构为「爱你的人」,移情的宾语就实至名归,达到了全诗的意境。歌者爱上古籍的女子,却告诉她,不要说我是爱你的人,为什么不要说呢,因为每说一次,就共鸣且伤心一次。此时奈何桥上的羁魂,既是故事中的杜十娘,更是第一人称的歌者,此时歌者和杜十娘的镜面里的「对视」,才通过复杂的叙述角度,达到了情感上的终极之统觉。真可谓:

「不会风流莫妄谈,单单情字费人参。若将情字能参透,唤作风流也不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