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徽州古牌坊之许国石坊

标签:
许国石坊歙县徽城镇徽州古牌坊国保单位三人行 |
分类: 沪外旅游 |
三人行在徽州看古牌坊即将结束全部游程,其实县中附近的三座牌坊是最后看的,但更愿意用“许国石坊”作为压轴戏来结束全部的博文记录。牌坊作为徽州古建“三绝”之一,据统计徽州现存牌坊有136座之多,是中国的牌坊之乡,在所有现存的徽州古牌坊中,“许国石坊”无论从地理位置、建筑结构、雕刻寓意、书法题额上看都极为出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杰作,它以其独特的建造形式和高超的建筑艺术被毫无疑问地列为徽州牌坊之首。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中和街与打箍井街十字路口的“许国石坊”

牌坊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之一,而“许国石坊”为徽州古牌坊中的一绝,没有之一。徽州现存的石坊数量众多,这其中单体石坊中最为气派精美的就是这座“许国石坊”。一般牌坊多为平面化,而许国石坊是难得的立体化的四面合围。石坊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为三间四柱三楼;东西窄,为单间双柱。整座石坊,一共四面八柱。

“许国石坊”内侧

“许国石坊”内侧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柱基外侧的台基上,雕置蹲驻与奔赴等各种动作的大狮子12只,有的大狮还抱弄小狮,形态生动活泼。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

“许国石坊”的石狮子

“许国石坊”的石狮子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百度简介: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百度简介:许国石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它历经明清约500年的风风雨雨岿然屹立,承载着的历史沧桑是如此厚重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 作为全国少见的明代大型石牌坊和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

中和街上看“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东边,歙县徽城镇的中和街。

阳和门内看“许国石坊”

由“许国石坊”向西穿过阳和门,便是徽州古城的中心徽州府衙门前广场。

百度简介: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徽城镇中和街与打箍井街十字路口的“许国石坊”

牌坊为徽州古建筑三绝之一,而“许国石坊”为徽州古牌坊中的一绝,没有之一。徽州现存的石坊数量众多,这其中单体石坊中最为气派精美的就是这座“许国石坊”。一般牌坊多为平面化,而许国石坊是难得的立体化的四面合围。石坊平面为长方形。南北长,为三间四柱三楼;东西窄,为单间双柱。整座石坊,一共四面八柱。

1988年1月13日,许国石坊作为典型明代石坊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由于“许国石坊”的知名度极高,各类文章资料介绍相对其他牌坊要多得多。百度简介:许国石坊是仿木构造建筑,平面是口字形,东、西二面作四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二面作二柱三楼冲天柱式,南北长11.54米,东西宽6.77米,全高为11.4米。面积78.13平方米。整个牌坊由前后两座三间四柱三楼和左右两侧单间双柱(前后两坊合用)三楼的石牌坊组合而成。石料全部采用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回石,用料特别粗壮厚实。八根柱子各为50公分见方、七米多高,梁枋、拦板、斗拱、雀替也都采用大块石料。这些大石料每块重达四、五吨。
“许国石坊”东西两面的题额,龙凤板题“恩荣”二字。据介绍:许国石坊是全国重点文物,俗称八角牌楼,又名“大学士坊”,位于歙县县城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是明神宗为表彰明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功臣许国而钦赐宫建石坊。
当时许国官居次辅(副宰相),又是太子的师傅,劳苦功高,因此皇帝恩准修建此坊。许国石坊巍峨壮观,雕饰颇为华丽,8根石柱旁立有12只石狮使结构稳固,柱子上刻有团花锦纹和云纹鹤纹。坊上正中有“先学后臣”、“上台元老”和“大学士”等字,皆为大书画家董其昌所书。


“许国石坊”南北两面的题额

“许国石坊”内外的枋柱上皆有精美细微寓意深刻的石雕花纹和图案,百度简介: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龙门”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许国石坊”内外的枋柱上皆有精美细微寓意深刻的石雕花纹和图案,百度简介:牌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内外侧都有精美的图饰。南面雕的是“巨龙腾飞”。象征皇帝南面而王,表示许国对朝廷的忠诚;内侧雕“英(鹰)姿(雉)焕(獾)发”,颂扬皇上年轻有为。东面雕“鱼跃龙门”表示许国是科班出身;内侧雕“三报(豹)喜(喜鹊)”,喻许国在万历年间的三次升迁。两面雕“威凤祥麟”,“凤”和“麟”乃文风鼎盛,德政昌隆的太平盛世才会有的,这幅图称颂了当时的社会;内侧雕“龙庭舞鹰”,“舞鹰”谐音“武英”,暗示许国身居武英殿大学士的地位。北面为“瑞鹤翔云”,寓意天下太平,又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内侧为“鹿鸣图”借《诗经.鹿鸣》都是象征许国的品格高尚脱俗,及当时的社会吉祥安乐,国泰民安,表示许国身为礼部尚书,常会嘉宾学子,鼓瑟吹笙,生活儒雅。

“许国石坊”内侧

“许国石坊”内侧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各有寓意的石雕图案

柱基外侧的台基上,雕置蹲驻与奔赴等各种动作的大狮子12只,有的大狮还抱弄小狮,形态生动活泼。台基左右侧皆镌各式獬豸图案。

“许国石坊”的石狮子

“许国石坊”的石狮子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百度简介:许国石坊,其不是通常的四柱而是八柱,形成四面围合,全国仅此一例牌坊是封建社会为旌表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是最能诠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载体。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百度简介:许国石坊是难得一见的双重古牌坊,它历经明清约500年的风风雨雨岿然屹立,承载着的历史沧桑是如此厚重许国石坊是徽州石牌坊中最杰出的代表,综合体现了石坊建造技艺的最高水平。 作为全国少见的明代大型石牌坊和中国现存在的唯一的一座八角牌楼,已成为徽州古城的象征之一。

歙县城内阳和门东侧跨街而立的“许国石坊”

中和街上看“许国石坊”

“许国石坊”东边,歙县徽城镇的中和街。

阳和门内看“许国石坊”

由“许国石坊”向西穿过阳和门,便是徽州古城的中心徽州府衙门前广场。

百度简介:徽州古城,又名歙县古城,古称新安郡。位于安徽黄山市歙县徽城镇,总占地面积24.7平方公里。古城始建于秦朝,自唐代以来,一直是徽郡、州、府治所在地,故县治与府治同在一座城内,形成了城套城的独特风格。徽州古城是中国三大地方学派之一的"徽学"发祥地,被誉为"东南邹鲁、礼仪之邦"。徽州古城是保存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1986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4年,被列入国家5A级景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组成部分。
徽州府衙建于元末明初。隋义宁年间(617-618年),越国公汪华即迁于此。现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宋绍熙年间(1191-1194),州衙毁于大火,随后重建。明初,卫国公邓愈改为行枢密院,洪武三年(1370年)复为府治。之后,正统、崇祯曾两次大修。清乾隆二年(1737年)重修。最近的一次大修约在道光末年,至今仍保存着二堂。

我在“许国石坊”前的留影

我在“许国石坊”前的留影
徽州看牌坊的三人行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记忆,至此所有的博文全部结束。
前一篇:三人行·徽州古牌坊之县中附近三坊
后一篇:川沙名桥太平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