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之广惠桥

标签:
广惠桥南浔古镇湖州古桥单孔石拱桥沪外旅游 |
分类: 名特古桥 |
南浔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景区中河流纵横密如蛛网,民间有“三步一拱,五步一桥”之谚,其中至今被称为南浔三古桥的是广惠桥、通津桥和洪济桥。我们首先看到的是广惠桥,其位于丝业会馆附近正对着广惠宫,横跨南市河,是一座东西走向的单孔石拱桥。

南浔古镇三拱桥之一的广惠桥

广惠桥边的文保碑,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惠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简介:广惠桥位于南浔镇南栅,因桥在广惠宫前,故名。广惠宫又称张王庙,因此又称张王庙桥。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同治五年(1866)重修。桥长23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劵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广惠桥东侧的广惠宫

广惠宫前广惠桥边,一对光绪年间的石狮子分立在大水桥两侧,这一对精妙的石狮子,狮子分雌雄两座,雌狮子怀中抱有一幼狮,稚态可掬,栩栩如生;雄狮子抱有一缕空绣球。原为丝业会馆之物。

据介绍: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相传元末张士诚起义后到此占广惠宫为行宫,故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几个方向看广惠桥

广惠桥桥堍石阶

桥顶上桥心石没有图案

广惠桥桥顶上桥栏和望柱石狮子

广惠桥桥底下有龙门石

广惠桥跨市河联系着东西两岸,也为古镇风貌添色不少。

站在广惠桥顶上看四方,向东看眼前就是广惠宫。

桥顶上向南看,南浔古镇市河两岸林荫覆盖,有街墙处为“辑里湖丝馆”。

广惠桥上向西看,临老街的是一堵“紫气东来”四字的照壁,应该是与古桥和对岸的广惠宫相关的。

广惠桥上向北看,附近是一个游船码头,更远处便是頔塘故道,南浔三古桥中的通津桥和洪济桥就在那里。

南浔古镇三拱桥之一的广惠桥

广惠桥边的文保碑,1989年3月,湖州市人民政府公布广惠桥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惠桥简介:广惠桥位于南浔镇南栅,因桥在广惠宫前,故名。广惠宫又称张王庙,因此又称张王庙桥。桥为单孔石拱型。其始建年代已失考,清嘉庆五年(1800)重建。同治五年(1866)重修。桥长23米,宽3.3米,拱矢高5.3米,上下各有踏步24级,拱劵石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置法。

广惠桥东侧的广惠宫

广惠宫前广惠桥边,一对光绪年间的石狮子分立在大水桥两侧,这一对精妙的石狮子,狮子分雌雄两座,雌狮子怀中抱有一幼狮,稚态可掬,栩栩如生;雄狮子抱有一缕空绣球。原为丝业会馆之物。

据介绍:广惠宫是南浔古镇一处源远流长富有地域文化色彩的道教建筑遗存,是南浔镇知名的道观,相传元末张士诚起义后到此占广惠宫为行宫,故俗称“张王庙”。始建于北宋英宗治平年间,距今已有900多年历史,建观历史长于建镇历史。

几个方向看广惠桥

广惠桥桥堍石阶

桥顶上桥心石没有图案

广惠桥桥顶上桥栏和望柱石狮子

广惠桥桥底下有龙门石

广惠桥跨市河联系着东西两岸,也为古镇风貌添色不少。

站在广惠桥顶上看四方,向东看眼前就是广惠宫。

桥顶上向南看,南浔古镇市河两岸林荫覆盖,有街墙处为“辑里湖丝馆”。

广惠桥上向西看,临老街的是一堵“紫气东来”四字的照壁,应该是与古桥和对岸的广惠宫相关的。

广惠桥上向北看,附近是一个游船码头,更远处便是頔塘故道,南浔三古桥中的通津桥和洪济桥就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