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浔古镇之刘氏悌号

标签:
刘氏悌号南浔古镇中西合璧建筑湖州市保单位沪外旅游 |
分类: 沪外旅游 |
游览了号称“江南第一民宅”的张石铭旧宅后,继续行走在南浔古镇景区中,不一会跨过兴福桥又来到了对岸的“刘氏悌号”,刘氏悌号是南浔古镇又一处经典的中西式建筑群,外表简单的老宅内却大有乾坤,无论中式还是西式建筑、外观内在、整体与细节都极尽豪华。尽管刘氏悌号的规模似乎比张氏旧宅稍小,文保级别也相差一截,但单体建筑毫不逊色。参观之后的感觉就是这样的超级豪宅,怎么也不能归入到普通的“民宅”之列。

南浔古镇景区内收费景点之一的刘氏悌号

与张石铭旧宅一样,刘氏悌号前也正对着古浔溪,不过是在对岸了,所以大门是坐东朝西的。

刘氏悌号前街墙圈边一溜几块文保碑,其中可见刘氏悌号为湖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与张石铭旧宅的国保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刘氏悌号墙角的界碑。据介绍:刘氏悌号为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刘氏悌号位于湖州南浔南东街一僻静处,也称崇德堂,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号悌青)的居处,也是南浔最大的欧式建筑,以长方形为建筑的样式,富丽堂皇。

进入大门是一个不太规则又非常简朴的大院,看似原来应该有老建筑存在。

过门廊后是一座仪门头的遗迹,上面被拆得精光。

刘氏悌号客堂陈设,据介绍:崇德堂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大厅为一中式厅堂,堂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及画屏,中间柱粗须两人抱合,正梁上有鎏金平升三级图案,梁坊、雀替、轩廊、落地长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图案,体现出刘氏家族的传统风范与品位。

老建筑中正在举办老照片展览

刘氏悌号内中式部分,据介绍:刘氏悌号正厅为达礼堂;又名为崇德堂,刘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购地筑宅,至1908年峻工,至今已是百年老宅了。

最具特色的篆文窗棂在刘氏悌号中大量出现

刘氏悌号中式部分在最北端的一组建筑为“清醒书屋”,花格窗用的是古篆文字组成,与书屋相得益彰,精美的雕刻,给建筑增添了内蕴,檐下有精雕的卉雕、官帽雕、人物雕等,还有砖雕。

精美木雕

清醒书屋的篆文窗棂

刘氏悌号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大宅高敞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室内装饰和布置全部是欧式的。这是一幢名副其实的“红房子”,红房子是当地人对于刘氏悌号中红砖洋房的称呼。红砖洋房,墙面的砖雕、拱形窗彩色的玻璃、落地长窗、铁栏杆、百叶窗、罗马石柱,处处透出南浔四象首富的“富有”及“西洋化”。

花岗石雕琢的罗马柱

室内欧式家具与门窗上的彩色玻璃

大块的彩色玻璃窗,外面有百叶窗。

红房子前这片罗马广场最为抢眼,罗马立柱成弧形排列,长廊下欣赏欧式的建筑,赏心悦目,中间有西式喷水泉,前方有西式的圆形凉亭。

红房子中的连廊

刘氏悌号内所到之处的水泥压花地坪与室内的彩色瓷砖

红房子前还有一弯小池,红鲤鱼游弋其中。据介绍:宅后原辟一草地为网球场,一边角上饲养奶牛。东西潭边钟楼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鸣钟,远近都能听到它的声音。现已成一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种树栽花,叠石为山,种植白皮松,且有一月牙形潭池,蓄水栽荷,潭池边上有亭、回廊等建筑小品,配以美人靠,以供游人休憩。

刘氏悌号后花园一角

南浔古镇景区内收费景点之一的刘氏悌号

与张石铭旧宅一样,刘氏悌号前也正对着古浔溪,不过是在对岸了,所以大门是坐东朝西的。

刘氏悌号前街墙圈边一溜几块文保碑,其中可见刘氏悌号为湖州市的文物保护单位,与张石铭旧宅的国保相比就差了一大截。

刘氏悌号墙角的界碑。据介绍:刘氏悌号为面西的中西式建筑群,俗称“红房子”,主人刘安泩,号悌青,正厅名为崇德堂,故又称刘氏悌号。刘氏悌号位于湖州南浔南东街一僻静处,也称崇德堂,俗称“红房子”,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三子刘安泩(号悌青)的居处,也是南浔最大的欧式建筑,以长方形为建筑的样式,富丽堂皇。

进入大门是一个不太规则又非常简朴的大院,看似原来应该有老建筑存在。

过门廊后是一座仪门头的遗迹,上面被拆得精光。

刘氏悌号客堂陈设,据介绍:崇德堂整座建筑由南、中、北三部分组成。中部建筑以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理念的厅、堂、楼、厢为主体。大厅为一中式厅堂,堂中悬挂着“崇德堂”匾额,两侧有抱柱联及画屏,中间柱粗须两人抱合,正梁上有鎏金平升三级图案,梁坊、雀替、轩廊、落地长窗、地坪窗等均刻有精美吉祥图案,体现出刘氏家族的传统风范与品位。

老建筑中正在举办老照片展览

刘氏悌号内中式部分,据介绍:刘氏悌号正厅为达礼堂;又名为崇德堂,刘家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购地筑宅,至1908年峻工,至今已是百年老宅了。

最具特色的篆文窗棂在刘氏悌号中大量出现

刘氏悌号中式部分在最北端的一组建筑为“清醒书屋”,花格窗用的是古篆文字组成,与书屋相得益彰,精美的雕刻,给建筑增添了内蕴,檐下有精雕的卉雕、官帽雕、人物雕等,还有砖雕。

精美木雕

清醒书屋的篆文窗棂

刘氏悌号中北部欧式建筑立面尤为壮观,大宅高敞恢宏,以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见胜。室内装饰和布置全部是欧式的。这是一幢名副其实的“红房子”,红房子是当地人对于刘氏悌号中红砖洋房的称呼。红砖洋房,墙面的砖雕、拱形窗彩色的玻璃、落地长窗、铁栏杆、百叶窗、罗马石柱,处处透出南浔四象首富的“富有”及“西洋化”。

花岗石雕琢的罗马柱

室内欧式家具与门窗上的彩色玻璃

大块的彩色玻璃窗,外面有百叶窗。

红房子前这片罗马广场最为抢眼,罗马立柱成弧形排列,长廊下欣赏欧式的建筑,赏心悦目,中间有西式喷水泉,前方有西式的圆形凉亭。

红房子中的连廊

刘氏悌号内所到之处的水泥压花地坪与室内的彩色瓷砖

红房子前还有一弯小池,红鲤鱼游弋其中。据介绍:宅后原辟一草地为网球场,一边角上饲养奶牛。东西潭边钟楼上曾有一口巨大的自鸣钟,远近都能听到它的声音。现已成一近300平方米的花园,园内种树栽花,叠石为山,种植白皮松,且有一月牙形潭池,蓄水栽荷,潭池边上有亭、回廊等建筑小品,配以美人靠,以供游人休憩。

刘氏悌号后花园一角
刘氏悌号房屋主人刘悌青是南浔“四象”之首富刘镛的第三个儿子,直隶省候补道员,钦加三品衔,房屋边上有一花园弄。花园弄的名称源出于元末的南浔华家,因华家在此弄内建有一花园,故名花园弄。清代“庄氏史案”中的庄家也曾居此处,案发后房屋被毁,刘家就在此旧址上建造“悌号”。洋楼下还沉埋过一场不可忘怀的历史悲剧——清初第一文字狱“庄氏史案”。查阅资料,“庄氏史案”是清代有名的第一大案。起因是南浔富户庄允城其长子庄廷鑨购得前明大学士朱国桢的明史遗稿,请人编成《明史辑略》一书,刊版通行,结果被告“私编明史、诽谤朝廷、大逆不道”。在鳌拜等人查办下,经清廷胡乱审定,南浔朱、庄两家被满门抄斩。案发后房屋被毁,以后,刘家在此旧址上建造的“悌号”。
在清代时南浔人根据当地人家财富的多少,以动物的体形大小形容为“4象8牛72黄金狗”,财富在1000万以上为象,100万以上为牛,30万以上为狗。
前一篇:南浔古镇之张石铭旧宅
后一篇:南浔古镇之广惠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