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行·南通如皋东大街

标签:
如皋东大街李昌钰刑侦博物馆药王庙古银杏如皋市级文保单位三人行 |
分类: 古镇老街 |
三人行来到如皋东大街上是专程探访一座古桥名桥迎春桥,汽车停在了碧霞路近靖海楼边,这里正好是东大街的东端,于是行走了外城河到内城河之间的东大街以及小范围的周边。现在属于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大东街,据称始建于宋,窄小又冷清,所有建筑的风格已与我们常见的江南水乡完全不一样,期间看到有古银杏树,追踪而去是一座药王庙,看迎春桥时还到附近的“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内游览一圈。

如皋东大街是我们寻访迎春桥所走过的老街,也是如皋市级文保单位。

如皋靖海门的简介和东大街的导游图,据百度介绍:靖海门位于如城东门外城河西河边,南北走向,东侧是外城河,是恢复明代的建筑。如皋东门外城西河边,有一座古城门,名曰靖海门,此门南北走向,高约三丈,城座建有二层斗拱飞檐,细看城砖梁木,这是明代风格的仿古建筑,它是原古城墙的一部分,可惜毁于文革,幸好城基犹在,后又重建。在当时这里可算东郊百姓进城的唯一通道了。

沿着靖海门两侧的台阶可以来到楼上

居高向西侧眺望,被四周高楼大厦包围着的一大片矮小建筑区域就是如皋东大街风貌区。据百度介绍:东大街,位于如皋古城东隅,2004年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如皋古城现存的古街区,始建于南宋。现长420米,宽2.5米左右,街心铺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显示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两侧多为木榻子门店面,其后为一进三堂或四堂的宅居,并多带有庭院或园圃,街北人家的后门可直达古运河下,商民可直接上下提取货物。现存店面房及宅院分别具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特征,以清末民国初期为主。其中百年老店有汪德大布庄、徐大昌酱油店、恒昌南货店。

靖海门前散布着一些古玩摊,相比东大街中似乎要热闹一些。

靖海门与东大街之间的碧霞路东侧有新建的牌坊

步入如皋东大街中

如皋东大街

东大街上人气不足,尽管是双休日,几乎见不到游客。

东大街附近小弄堂内,大部分是新建或者修缮一新的建筑,仔细搜寻还能找到一些真正的老房子。

一路追寻,古树原来在迎春桥东河边的药王庙中,虽然是吃午饭时,恰好有送建筑材料的拖拉机来,让我们得以进入庙内参观。据百度介绍:药王庙位于迎春桥外北侧。始建于唐代,祀黄农歧扁,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道士朱合经重修殿宇,设静室、构药园、植百草。其园中艾草,相传为药王孙思邈的遗种。药王庙今存二层楼式殿宇一座,原为药王庙藏经楼,银杏两株,药园址一处。除了最东边的藏经楼外,西边还有两座大殿,各3间,隶属于定慧寺。房屋为木质梁架,有雕花,有板汪,木板壁,石柱础,屋脊有筒盖瓦,有明显的后期改建痕迹。2004年由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庙正在不断的施工恢复中,据看庙人介绍唯有东侧一栋两层楼是原庙的藏经楼,其他全部是新建的。

药王庙的文保碑

药王庙内所见的古银杏树,其他建筑都可以重建,唯有古树是难以复制的。时节的变化和地区的差异,如皋的古银杏树树叶已经完全掉落,稍早一步或许还能看到满树的金黄呢。

药王庙的一对古银杏树据说都是结果的雌树,但两者大小粗壮相差悬殊,胸径相差有一半,也许西侧古树为后期所补种。这是东侧古银杏树,因为没有古树名木保护牌等说明,猜测在300年左右。

如果药王庙的古银杏树

在迎春桥东河边的南侧,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前院为“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后院叫“李渔纪念馆”,我们一起进入参观一番。

据百度介绍:2016年11月5日,全球首家刑侦科学类博物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在江苏如皋正式开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是李昌钰博士将个人精心收藏的珍贵书籍、文献档案等,无私捐给家乡如皋市,建成的全球第一家刑侦科学博物馆。

后院是“李渔纪念馆”,两位同样为李姓的如果名人不知是否一个老祖宗。据百度介绍:李渔纪念馆位于如皋迎春桥东河边南首。2009年9月29日开放。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出生并成长于如皋,是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中汇集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结晶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博物馆的庭院

博物馆建筑

内部布置

博物馆内布置以及介绍

如皋东大街是我们寻访迎春桥所走过的老街,也是如皋市级文保单位。

如皋靖海门的简介和东大街的导游图,据百度介绍:靖海门位于如城东门外城河西河边,南北走向,东侧是外城河,是恢复明代的建筑。如皋东门外城西河边,有一座古城门,名曰靖海门,此门南北走向,高约三丈,城座建有二层斗拱飞檐,细看城砖梁木,这是明代风格的仿古建筑,它是原古城墙的一部分,可惜毁于文革,幸好城基犹在,后又重建。在当时这里可算东郊百姓进城的唯一通道了。

沿着靖海门两侧的台阶可以来到楼上

居高向西侧眺望,被四周高楼大厦包围着的一大片矮小建筑区域就是如皋东大街风貌区。据百度介绍:东大街,位于如皋古城东隅,2004年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东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如皋古城现存的古街区,始建于南宋。现长420米,宽2.5米左右,街心铺麻面石板,留有独轮车印辙,路肩镶麻石条,显示南宋时代的街面特色。两侧多为木榻子门店面,其后为一进三堂或四堂的宅居,并多带有庭院或园圃,街北人家的后门可直达古运河下,商民可直接上下提取货物。现存店面房及宅院分别具有明、清、民国各时期的特征,以清末民国初期为主。其中百年老店有汪德大布庄、徐大昌酱油店、恒昌南货店。

靖海门前散布着一些古玩摊,相比东大街中似乎要热闹一些。

靖海门与东大街之间的碧霞路东侧有新建的牌坊

步入如皋东大街中

如皋东大街

东大街上人气不足,尽管是双休日,几乎见不到游客。

东大街附近小弄堂内,大部分是新建或者修缮一新的建筑,仔细搜寻还能找到一些真正的老房子。

一路追寻,古树原来在迎春桥东河边的药王庙中,虽然是吃午饭时,恰好有送建筑材料的拖拉机来,让我们得以进入庙内参观。据百度介绍:药王庙位于迎春桥外北侧。始建于唐代,祀黄农歧扁,清乾隆三十六年(1772年),道士朱合经重修殿宇,设静室、构药园、植百草。其园中艾草,相传为药王孙思邈的遗种。药王庙今存二层楼式殿宇一座,原为药王庙藏经楼,银杏两株,药园址一处。除了最东边的藏经楼外,西边还有两座大殿,各3间,隶属于定慧寺。房屋为木质梁架,有雕花,有板汪,木板壁,石柱础,屋脊有筒盖瓦,有明显的后期改建痕迹。2004年由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药王庙正在不断的施工恢复中,据看庙人介绍唯有东侧一栋两层楼是原庙的藏经楼,其他全部是新建的。

药王庙的文保碑

药王庙内所见的古银杏树,其他建筑都可以重建,唯有古树是难以复制的。时节的变化和地区的差异,如皋的古银杏树树叶已经完全掉落,稍早一步或许还能看到满树的金黄呢。

药王庙的一对古银杏树据说都是结果的雌树,但两者大小粗壮相差悬殊,胸径相差有一半,也许西侧古树为后期所补种。这是东侧古银杏树,因为没有古树名木保护牌等说明,猜测在300年左右。

如果药王庙的古银杏树

在迎春桥东河边的南侧,有免费开放的博物馆,前院为“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后院叫“李渔纪念馆”,我们一起进入参观一番。

据百度介绍:2016年11月5日,全球首家刑侦科学类博物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在江苏如皋正式开馆。李昌钰刑侦科学博物馆是李昌钰博士将个人精心收藏的珍贵书籍、文献档案等,无私捐给家乡如皋市,建成的全球第一家刑侦科学博物馆。

后院是“李渔纪念馆”,两位同样为李姓的如果名人不知是否一个老祖宗。据百度介绍:李渔纪念馆位于如皋迎春桥东河边南首。2009年9月29日开放。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出生并成长于如皋,是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天才,有“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东方莎士比亚”之称,是休闲文化的倡导者、文化产业的先行者,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一。其中汇集李渔一生艺术、生活经验结晶的《闲情偶寄》,分为词曲、演习、声容、居室、器玩、饮馔、种植、颐养八部,共有234个小题,堪称生活艺术大全、休闲百科全书,是中国第一部倡导休闲文化的专著。

博物馆的庭院

博物馆建筑

内部布置

博物馆内布置以及介绍
前一篇: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后一篇:三人行·泰州泰兴大生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