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2017-12-18 21:31:28)
标签:

迎春桥

砖石平拱桥

如皋东大街

南通古桥

三人行

分类: 名特古桥
歇了有一阵子,我们的三人行又一次活动,地点、线路和内容完全由李凡制订,或许对于他来说酝酿了好久花了不少功夫,而我和冯老师却是坐享其成的随游,每一个地方几乎都新鲜感十足。此番向北跨过了长江,也搞不清算是苏北还是江北,最远到了盐城。这一天恰遇一波寒潮来袭,不仅领略了异域风光还领教了大晴天彻骨寒冬的威力。三人行还是一如既往以看古桥为主,兼带古镇老街古树老庙等名胜古迹,首先到访的是南通市的如皋东大街,看迎春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大街内城河上的迎春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是如皋城里东西向的东大街上的一座古桥,这是在迎春桥的西堍看古桥。我们的汽车跨过长江经过的是苏通大桥,迎来的是阵阵的寒风,最近恰巧有一股较强的冷空气南下降温剧烈,而如皋在长江的北岸不远处,不仅民居建筑的风格发生了变化,拱桥也不再过多地考虑航船,桥面是平坦的没有了江南常见的石阶。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东堍看古桥,据网上介绍:迎春桥,是如皋东大街上的一座古桥、名桥。原为木桥,1630年知县吴宏功捐银500两改为高石桥,桥高于路面约三米。1870年重修。1925年改为砖石平拱桥,长16.5米,宽6.6米,拱宽3.6米。桥栏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石刻各一块,落款为“康熙辛卯立,东厢吴文征……”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早期桥栏一端内侧有文保碑,其上字迹很淡,内容显示迎春桥于1991年由如皋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如皋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如皋的历史风貌区号称为如皋古城,东大街这是其中的一个片区,迎春桥更是其中的一个点,虽然没有去转个遍,猜测在整个片区内迎春桥算是为数不多的真正的文物了。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桥头的简介:迎春桥,桥名。位于江苏省如皋市东大街内城河上,初名先春桥,始建于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原系木桥,明崇祯三年(1630年)改为高石桥,清同治九年(1870年)年重修,1925年改为砖石平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的桥面为花岗石石块铺列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两侧桥栏为大青砖砌置,上压青石,桥顶正中的桥栏上镶嵌着石碑,刻有“愿天常生好人”、“愿人常行好事”的“二愿”箴言。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东堍南侧上还有一大一小两个香炉,看其积灰痕迹,似乎香火还蛮旺的。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香炉对面彩钢板封着佛龛,后发现这两日所见的桥梁上几乎都有这样或大或小的佛龛和香炉,这种摆设应该是当地较为普遍的习俗。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桥孔极小,除了桥座基础处是石块外,整体用青砖砌就,介绍中称之为“砖石平拱桥”,这样一来桥下的航船通行受到限制,只是方便了桥上驴马车的通行了,这就与江南水乡以水运为主的石拱桥形成了对比。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如皋东大街迎春桥的南侧面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北侧面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远望近看迎春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各个角度的迎春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东堍连接着东大街,一边的“迎春桥老炉烧饼”据称也是当地著名的老字号。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向南不远处便是如皋中山路,也是风貌区与新区的界线了。我们由上海一路赶来,在东大街的小弄堂里转悠了一会才来到迎春桥前,期间被两棵古银杏树所吸引而到药王庙一游,还到访了桥堍边的“李昌钰刑侦技术博物馆”,看时间已不早,午饭就在中山路南侧的“大胡子骨头汤”解决。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上向西看,本以为那里应该是如皋的西大街了,我们并没有前往。后看导游图才知道依然是东大街,而且西边原先还有一座老桥。
三人行·南通如皋迎春桥
迎春桥上向北看,那里有如皋最著名的园林——水绘园,不过我们因为时间紧迫而没有继续前行,在如皋除了城里寻找迎春桥时经过的地方外也没有停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