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2017-05-15 20:00:23)
标签:

广福桥

吴江古桥

七都镇隐读村

江苏省保

三人行

分类: 名特古桥
黄昏时看吴江的“国保”东庙桥后,当天住宿在织里镇上,要说吴江尚属江苏省而织里已是浙江省了。第二天一早所看的第一座古桥就是横跨江浙两省的广福桥。广福桥不仅是两省的界桥,在古桥史上还是具有明显的由明向清过渡的时代特征,在吴江全市所有古石桥中是绝无仅有的。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吴江七都镇隐读村的广福桥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位于苏州市吴江七都镇隐读社区薛埠自然村和湖州市织里镇胡楼村的交界处,古桥下不起眼的小河道就是江浙两省的界河。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的桥额石是武康石质,上面阴刻有“广福”二字。据《吴江胜迹》网站介绍:吴江是水的国度,也是桥的世界,至今全市尚存各类古石桥200余座,可现存之桥为明代以前建造的寥寥无几,除了七都东庙桥、震泽香花桥、同里思本桥这三座南宋桥梁和元代遗迹——松陵垂虹桥外,还有四座明代桥梁,广福桥便是其中之一。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虽然是江浙两省的界桥,但其归属于江苏省,东桥堍处立有文保碑,据介绍广福桥1986年被列为吴江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吴江市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23日被公布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文保碑背面有广福桥的简介:广福桥位于七都镇隐读村,其西堍为浙江湖州地界,始建于元至正十四年(1354),明正统十四年(1449)重修,嘉靖十六年 (1537)重建,现存之桥由当时江苏省吴江县和浙江省乌程县于明天启元年(1621)合建,从桥上题刻中可得知,当时由95人捐银99两4钱。桥拱形单孔,由武康石(紫石)、青石和少许花岗石构筑,全长17.4米,桥顶宽2.34米,桥堍宽2.64米,矢高3.17米,跨度6.9米。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南侧现有新的公路桥,各种车辆川流不息,激起的灰尘遮天蔽日。随着地基的提高,广福桥似乎比较矮小。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南侧面,据《吴江胜迹》网站介绍:广福桥拱券的砌置方式颇为特殊,采用了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所谓分节并列,即是拱券上下券石错缝连接,这种砌置方式见于明代以前的桥梁;所谓纵联分节并列,即是拱券上下券石之间加有“龙筋石”,清代、民国时期的拱形石桥都采用此种砌置方式,这较之于以前的分节并列,既增强了桥的横向整体性,又增加了桥的美观性,是造桥技术的一大进步。广福桥的拱券则以分节并列和纵联分节并列两种方式砌置,具有明显的由明向清过渡的时代特征,这在吴江全市所有古石桥中是绝无仅有的。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的东堍石阶,可见部分石阶是花岗石质。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的西堍石阶,走下台阶这里就是浙江省地界了。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上向东看,桥堍站立的那位是主动带我们来到广福桥的隐读村村民。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上向西看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桥面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桥座和拱券都是青石质,武康石的桥额石上除了桥名,其两端还有花草纹。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长系石和桥联石是武康石质的,桥联石上刻有莲花字堂。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据《吴江胜迹》网站介绍:广福桥上的题刻也颇多,除了捐银题刻外,尚有尖角嫩叶、含苞待放的莲花雕刻。莲花是“八吉祥”之一,所谓“八吉祥”是指佛教传说中的八种宝物,即法螺、法轮、宝伞、宝瓶、白盖、双鱼、盘长(中国结)与莲花。在江南一带的古桥上,莲花图案有刻在“桥耳朵”(系石)端面的,常见形状是向外开放的莲瓣中再刻一莲蓬,有刻在望柱头上的,有仰莲和覆莲之分,也有刻在排柱或拱券石上,广福桥上的莲花图案就是刻在拱券石上的。另外见介绍:广福桥共有8处题刻,除了捐银题记,还有莲花图案,尖角嫩叶、含苞待放,雕刻精细,层次丰富,不但富有“引渡”的佛教意义,还较好地体现了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本洁之性。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南侧面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南侧面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北侧面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上向南看与之相邻的公路桥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广福桥上向北看,弯曲的两省界河胡楼港。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尽管知道广福桥的地址在隐读村,很容易就来到了隐读村,但寻找广福桥还是费了一番周折的,后还是由村民带我们到达古桥前。在隐读村村口,看到小庙前有古银杏树,树边的牌子上介绍这里采用了古树名木保护、复壮的新技术,系江苏省林业的三新工程项目。
吴江古桥三人行·广福桥
仔细看却是把多棵碗口粗的小银杏树一劈为二,然后紧贴在几乎枯萎的古树干上,如此这般即便成活不知还能不能称为古树。见过给古树输液的,也见过给古树嫁接小树根的,这样的抢救古树法还是第一次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