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头镇的梓童莲院

标签:
梓童莲院航头镇长达村老庙重建南汇 |
分类: 寺庙特产 |
在游览航头的长达绿地时无意中发现其北部有新建的庙宇,禁不住也到此一游。
走近庙宇才知还在建设中,与一些地方热衷于耀眼的金黄色琉璃瓦不同,这里采用了青瓦黛墙。
大门在庙宇中被称为“山门”,许多细节至少在外表上都是采用了传统的建筑工艺。
山门正面,庙宇的名额还没有悬挂。
边门
两侧的两层厢楼
山门里侧立面。正是因为梓童莲院还在施工中,得以随便参观。
梓童莲院的名字先是在奠基石上看见的,石碑镶嵌在外墙大门西侧。从所刻日期来看,已经施工有三年了。
另见有“开光告示”,下月14日梓童莲院将举行寺院落成仪式。
进入院内,高大的大殿屋脊上是“风调雨顺”四个字,同样还没有挂匾额,一般都是称为“大雄宝殿”的。
在航头镇镇志上查询到历史上该地有梓潼庵,到解放后的1954年还有尼姑3人,然后当然就停止了佛教活动。据工人说梓童莲院就是拆除了原来简陋的老房子后重建的。
历史上一般能建成一座简陋的小庙就是巨大的功德,而如今还是一样,梓童莲院的工程光时间就已经花去了三年,而金钱更不是一笔小数目。
梓童莲院由山门、大殿和东西两侧的厢楼围成一个院落组成,院落中是刻有庙名的香炉和铜鼎。
大殿两侧“圆窗”(不知该怎么称呼)上的木雕
大殿里东侧的铜钟
庙宇的安排如同有规定一样,进山门就是一尊菩萨像。
与菩萨背靠背的是财神菩萨
两侧是四大金刚
内安排了这些,再看梓童莲院就前后两进, 山门也可以称为“前殿”。
大殿下面有一层还没有放置任何东西的空间,估计以前应该是填土夯实作为大殿基础的,现在可以利用,也算是创新。
大殿内供奉着巨大的“如来佛”,旁边有两侍者。
大殿内两侧就是传说中的十八罗汉了
西侧一个大鼓还在制作中。有的庙宇还有专门的钟鼓楼,那规模就更大一些了。
在大殿后面有围墙围着的小院落
大殿边看厢楼和前殿
前殿上的屋脊造型
近些年来,各地的宗教场所如同雨后春笋不断涌现,特别有许多老庙纷纷重开,借名重建。我尽管不信什么教,但觉得这些仿古建筑点缀在成片的水泥森林或者乡村田野里,总会给人的视觉上带来一些不同的感受。祝愿梓童莲院香火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