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博客开通于2010年3月13日,第一篇博文发表于2010年6月22日,而我真正用心写博客应该是从2010年8月开始的,转眼,已经三年了。开通和撰写博客的原因都是因为工作——网络推广中的一项博客推广,从不同的地方了解了一些博客营销的方法,加上许多老师都喜欢拿自己的博客作为案例来分享,于是就试着自己写了。奇怪的是,我学习的是如何利用博客产生利益,但我的博客却与利益无关。
我给自己定的频率是每周更新两篇,刚开始很头疼,找不到话题,不知道要写些什么,也不会拟标题,做不了“标题党”。我的文笔不好,全部自己写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受网络营销学习的影响,所以文章内容可以是自己原创的,也可以来源于网络,但一般会稍加修饰,也就是“伪原创”。说来也奇怪,我是按照学习的方法来写博客的,但又没有按照学习的方法去推广我的博客。
博客写到2011年8月,也就是在等待《步步惊心》播出的那段时间,明显感觉自己在这方面有了一个比较大的进步,从那时开始我不再为找不到话题而困扰,也给自己的博客定了位——分享剧评、影评、书评。尤其是关于《后宫·甄嬛传》的那篇影评,现在看依然觉得写得非常好,之后,我极少写出这样的影评,原因之一是再也没看到那样的好剧。
不知不觉已经三年了,三年一个轮回。写到现在,进入了更新最频繁的时期,不过半年,发表的文章已经超过了过去一年的文章数。也总结出写博客非常重要的一点:要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及见解,却也陷入了迷茫期,看不到自己的进步,却看到很多问题,没有了自己的思考,整天人云亦云。尤其是微博用得越久,越难写出有用的东西,容易被140个字绑架,不管写什么,主题总围绕着“吐槽”和“炫耀”,俨然一副评论家的姿态,久而久之,文章也变成了是由这些句子凑起来的,前后不连贯,更像流水账。
大学的时候,受身边朋友的影响,也玩过51,热衷过一段时间,却终究是没能坚持。现在我仍保留着我的51账号,时不时去传点照片,日志却是毕业后就没更新过。有人说喜欢文字的人都是不快乐的,至少我是这样,当我沉浸在文字里的时候,大多是觉得不快乐的。我曾跟燕子说过:“我的文采跟我的厨艺一样,是看心情的。心情不好的时候,才会写东西;心情好的时候,谁动这脑筋啊。”所以我很羡慕阿杏,她的文字充满了欢乐。
我是2010年8月“快乐男声”时开始玩新浪微博的,那段时间天天看,天天发,时时刷新,一分钟不刷新就感觉浑身不自在,虽然我的微博有时也能引起一些回响,但大多时候都是石沉大海。渐渐地,一年就厌倦了,于是用批量工具删除了所有的微博,只保留部分。新浪微博用户群体庞大,消息更新及时,用户反应迅速,所以我现在仍然很喜欢用它看新闻。但作为草根在微博上认识的人实在不多,所以也引起不了朋友的关注,如果想发表一些不想让身边人知道的事,还是不错的选择。现在的新浪微博更像是专业机构、团体交流的平台,尤其对于影视机构或团体,微博宣传很重要。
我是2012年7月摔伤腿的时候开通腾讯微博的,当时的目的是引起朋友的注意,因为不知道找谁说,所以就找了网络。我的目的达到了,每条信息都或多或少能引起关注。那段时间我成了名副其实的“微博控”,尤其在拥有智能机后更甚,每天发N条微博,“手机控”、“一指禅”都是我当时的真实写照。后来再看我的这些微博,其实主题无非“吐槽”和“炫耀”,认识到这一点后,就用批量删除工具删除了所有的微博,将手机上的腾讯微博、QQ、微信这些软件一一卸载,并在2013年7月提交了关闭申请。
昨晚跟燕子说:“我删了所有的微博。”燕子说:“浪费。”我说:“不浪费,反正都是些吐槽,且我一般都是先在电脑上记录,然后再发表的。”不过腾讯很难删除干净,删了微博,还有说说、动态、时间轴,要费很多时间,可谁叫我是个有强迫症的人呢,既然删就一定要删除得干干净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