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1999年央视春晚梅艳芳唱《床前明月光》的视频,梅姐顶着现今被大为推崇的gaga头,妖娆的舞出生命的苍茫,唱着这首极具现代感和中国风雏形的《床前明月光》。
据说,1999年春晚要求真唱,无奈当晚设备不过关耳麦没声音,梅姐全凭感觉唱完整首歌。当年梅姐要带自己的舞群,导演组不让,梅姐只好独舞。即便如此,梅姐依旧奉上了这首经典之作。
再查,发现谭校长也于1991年上过春晚,演唱《水中花》。于是我开始疑惑,为什么哥哥从没上过春晚?
据说,哥哥曾收到过邀请,很多年前的春晚分别在男女歌手方面各邀请一位港台歌手参加,那年男歌手邀请的张国荣,女歌手邀请的邓丽君,不过两人都没有参加。邓丽君还在的话,那得是多少年前啊,传言可信么?
八十年代,内地和香港的交流非常少,相互之间都存在很多误解。而香港歌手唱的也大多是粤语歌,对内地市场的开拓可能性较小,却受除内地之外的台湾、韩国、日本、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地区的欢迎。春晚作为内地春节的庆祝节目,是不允许唱粤语歌的。张明敏的《我的中国心》在内地很有名,在香港却并不受欢迎。因此,这个时期,张国荣上春晚是没有客观条件的。
九十年代,张国荣退出歌坛,创造了“四大天王”四分天下的偶像时代,也是内地歌迷对香港歌手最为了解的一个时代,“四大天王”在内地基本需要以商业味较浓的国语歌占领市场。
1995年底,张国荣复出歌坛,却抛弃了以往偶像歌手的身份,而是以音乐制作人身份更多地投入歌曲的创作和专辑的制作,只做自己喜欢的音乐,风格上更加前卫和另类,与春晚传统的风格不搭调,所以,上春晚也是非常不实际的事情。
其实,上春晚并不能证明一个歌手的实力和受欢迎程度,虽然有人想通过上春晚扩大在内地的知名度,但看看通过春晚能让人们记住的又有多少。为了上春晚不能唱这个,需要迁就那个,众多的束缚又能让多少有自己音乐理念的歌手愿意屈就?香港歌手里,没上过春晚的多了去了。
2000年,黎明登上央视春晚,带来《Happy
2000》;2002年,郭富城登上央视春晚,劲歌热舞《动起来》;春晚常客刘德华更是1995、1998、2005年三度献唱;唯独“歌神”张学友,却因种种原因多次与春晚失之交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