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是无意间在网上看到的,虽不尽客观,但也不无道理。我一直认为,要了解一个人不能单看一方面的评论,还应看看持有不同观点人的评论,一千个人眼中就有一千个张国荣。荣迷们不要怪我传播了这篇文章,因为这确实是一段时期内张国荣留给我的印象——一个香港的过气艺人。
现在看来,造成这种印象的原因是因为不了解,因为了解,才会喜欢。有人说,哥哥就像是一个宝藏,越了解越惊喜,越痴迷,而且永远也挖掘不完。关于哥哥,只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不愿意去了解他的人,一种是了解后就不可自拔的人。张国荣是那种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发显得珍贵的人,因为他的音乐、他的电影都经得起时间的打磨,因为我们只会越来越怀念那最好的八九十年代。
其实一个人的粉丝与Anti粉的数量是成正比的,喜欢他的人有多少,黑他的人就有多少。杨幂就是最好的证明,从《红粉世家》开始关注杨幂,虽算不上喜欢,但也不讨厌,她的付出与努力得到了回报。她不红,根本没人关注,她红了,关注的人多了,是非也多了,有些人将她捧上天,有些人将她摔入地,脑残粉有多少,黑粉就有多少。
看看究竟是怎么说的吧:张国荣,一个永远被人压制的二流歌手和演员!
张国荣是传奇吗?都说张国荣是传奇,我说他只是个无能和懦弱的男人,而且还是个不正常的男人。黄家驹在舞台上排练时失足摔下,梅艳芳去世前不久还在工作,张雨生死于车祸,邓丽君、罗文、陈百强终不敌病魔,李小龙连死都很传奇,至今让人无法摸透。
家驹逝世,人们会说天妒英才;梅姐病逝,人们会说红颜早逝。张国荣自杀,人们会怎么评价?李小龙、黄家驹、邓丽君的死成就了传奇,但张国荣绝对不是那传奇中的一个。自己主动放弃生命的人,除了软弱,还有什么?而软弱又怎么可能会是传奇?
歌坛
早在八十年代谭张争霸时代,张就处于弱势,永远都比校长矮一截。即使在那个没多少明星的时代,张也未曾创造过什么辉煌,早早的选择退出,也是有些自知之明,因为谭咏麟存在一天,他就只能低着头做人。好在校长也退出了,张赶紧复出抢地盘,不巧又赶上九十年代的四大天王,歌坛还是没他什么事,不尴不尬的境地让他进退两难。
说起来,张从来就没有一首能让大家耳熟能详的歌曲,你也许会说粤语歌在大陆不是主流,但陈慧娴的《千千阕歌》、李克勤的《红日》和Beyond的《海阔天空》、《真的爱你》,这些粤语歌不是唱响了整个中国大地吗?至于国语歌,张就更加没有发言权了,人们会提起《忘情水》、《吻别》《大约在冬季》、《一场游戏一场梦》……很多很多经典的传唱歌曲伴随了我们的九十年代,张国荣唱过什么歌?不知道诶。
影坛
张只获得过一座金像奖影帝而已,不提梁朝伟、周润发,就是梁家辉、刘德华、郑则仕、黄秋生、曾志伟、洪金宝,哪一个不比他多。他真的是一名“福星”了,梅艳芳与他合作《胭脂扣》,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和金马奖最佳女主角;袁咏仪与他合作《金枝玉叶》,获得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舒淇与他合作《色情男女》,获得金像奖最佳女配角及最佳新人;梁朝伟与他合作《春光乍泄》,获得金像奖最佳男主角。他的电影比较出名的只有区区几部而已,《英雄本色》大家说的都是小马哥的意气风发与狄龙的重情重义,《纵横四海》人们记住的是周润发,《倩女幽魂》人们记住的是王祖贤,《新上海滩》我们熟悉的却是刘德华。
王家卫的电影一向受关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春光乍泻》,被人记住是因为王家卫而不是张国荣。《霸王别姬》是经典,名气很大,但有几人看过呢?不过《家有喜事》和《东成西就》这两部喜剧票房倒是很高,张在里面都是演娘娘腔,倒和他本人身份符合了。
总结
无论是歌坛还是影坛,张国荣从未有过什么辉煌的成就,却被荣迷捧上天。本来张早已过气很久,其人也长眠不起了,应该让死者安息,可偏偏就有几个败类荣迷成天没事就要把张拽出来和这个比一下和那个比一下。很多人顾着面子从来都不提张的性取向,这本来就是他的污点,香港电影向来很喜欢拿Gay来取笑,连金像奖颁奖典礼都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