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2019-05-25 16:01:19)
标签:

365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通河县第三小学 纪佳佳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2.能用放大镜观察较小的物体。

              3.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

科学态度目标:1.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

              2.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而有些物质很难溶解。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

器材准备:

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烧杯、3个玻璃盒、放大镜、玻璃棒、勺子、食盐、红糖、小石子。

教师准备:食用油、胶头滴管、装有水的烧杯和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聚焦

今天有三位客人来做客(师出示:食盐、小石子、红糖),其中有的客人很调皮会神秘消失,它们去哪里了呢?这节课我们来研究一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实验探究,观察发现

(一)探究活动一:食盐在水中的变化

1.引导学生明确观察方法(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耳朵听、用手摸和用嘴巴尝)

强调:在科学课中不保证卫生和安全时不可以用嘴巴品尝和触摸物品。

2.教师介绍观察工具——放大镜。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3.学生探究活动。

(1)用放大镜观察食盐后交流汇报。

(2)猜测食盐入水后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食盐入水后的变化。(介绍玻璃棒,说明使用方法)

(4)交流实验发现。

4.师生共同总结实验步骤。

(随机板书)

(二)探究活动二:小石子入水后的现象

1.用放大镜观察小石子后交流汇报。

2.猜测小石子入水后发生什么变化。

3.学生分组实验,观察小石子入水后是否发生变化。

4.交流实验发现。             

5.教师小结。

 (随机板书)

(三)探究活动三:红糖在水中的变化

1.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小组合作,实验探究红糖入水前后的变化,教师巡视指导。

2.学生汇报自己小组的实验过程以及探究发现的现象。

                                            (随机板书)                        

三、研讨认知,建构概念

1.讨论食盐和红糖是真的消失了吗?

2.学生汇报交流

3.教师介绍科学词汇:溶解。 

                                            (随机板书)                                          

四、拓展导创,加深理解

1.探究食用油在水中是否溶解。

2.联系生活实际,加深探究深度。请同学们思考生活中哪些物品在水中可以溶解?哪些物品在水中不能溶解?

五、课堂总结

、板书设计:

它们去哪里了?

             观察样子   放入水中  搅拌观察     

  《它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