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 |
分类: 原创观点 |
《三秦都市报》第七期《育儿周刊》4月21日出版
【真情连线】栏目:
准妈妈和妈妈们在孩子的养育或者教育过程中遇见的一些困惑,本报将特别邀请客座专家做以择重答疑。
本期邀约专家: 西安高新逸翠园学校 心理教育老师 孙爱娟
1、想请教专家,作为家长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和培养宝宝的个性呢?
2、宝宝很排斥爸爸,只要一见我,就不要爸爸了,东西也不让爸爸拿,还打爸爸,我以为是爸爸少和他玩游戏,就故意制造机会让他和爸爸玩,可是只要我一回家,宝宝还是一样的排斥爸爸,这可怎么办?
3、宝宝两岁了,脾气特别大,只要满足不了她的要求,就歇斯底里的哭喊,乱摔东西,怎么办,我很发愁。
解答不周之处,请大家多提意见。
1. 作为家长我们怎样才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和培养宝宝的个性呢?
答:想要准确了解宝宝的个性,父母们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多观察。宝宝年龄还小,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所以建议父母们和宝宝在一起的时候,多认真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视频或文字等方式记录下宝宝成长的点点滴滴,当观察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你就能找出一些属于宝宝的个性特点了。
②多体会。宝宝的言行举止都反映着他们的内心世界,包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宝宝的年龄越小,他们言行动机越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所以父母们需要经常与宝宝换位思考,充分体会宝宝的各种感受,以便了解其内心想法和个性特点。
③多思考。智慧的父母教出健康快乐的宝宝。父母们要多思考宝宝言行背后的原因,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为什么会这样做?当父母理解了宝宝的想法,也许宝宝的很多言行就有了你意想不到的解释,不仅能帮助你了解宝宝的特点,还能让你更坦然地接受宝宝,不必为他过多担忧。
④多沟通。如果宝宝能够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父母们就不仅仅要靠观察、体会和思考来了解宝宝,还要多与宝宝沟通。特别是当宝宝出现一些新的言行时,想不要计较好坏对错,一定要问问宝宝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说或这样做。充分的沟通可以让你更好地了解宝宝,同时也能促进宝宝自己的深入思考,为今后的理性生活奠定基础。
⑤多放手。父母只有敢于放手,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多让宝宝自己做事,不要过多干涉他的想法和做法,才能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宝宝最真实的特点。所以,从现在开始,让宝宝做一切他力所能及的事,我们不求他做事的结果如何,我们看重的是他做事的过程。
在了解了宝宝的个性特点后,父母们首先需要尊重和接纳宝宝一切与生俱来的特点。对于后天形成的个性特点,如果觉得某些方面需要改进,那么先要反思自己在教育宝宝时,或在与宝宝相处时,自己是否也有这个问题,因为在幼儿早期阶段,父母身教的效果远远大于言传的效果。其次,要为宝宝良好个性形成创造氛围和环境,你希望宝宝出现哪些好的个性特点,那么父母或第一抚养者就要营造出什么样的环境,宝宝会在这个环境中经过耳濡目染,自我调节到较好的状态。最后,在宝宝出现良好个性品质时,父母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肯定,激励宝宝继续保持或做得更好。
2. 宝宝很排斥爸爸,只要一见我,就不要爸爸了,东西也不让爸爸拿,还打爸爸,我以为是爸爸少和他玩游戏,就故意制造机会让他和爸爸玩,可是只要我一回家,宝宝还是一样的排斥爸爸,这可怎么办?
答:在大多数的家庭里,宝宝都是跟妈妈亲,这是非常正常和自然的现象,毕竟妈妈怀胎十月,宝宝早已和妈妈有了亲密的联系,宝宝出生后更多地是在妈妈的怀抱里吃奶、入睡等,这些行为又进一步加强了母子之间的感情。宝宝之所以排斥爸爸,就是因为宝宝与爸爸之间的了解较少,建立感情的机会较少,或者他们在一起时情感的交流较少。宝宝自然更倾向于和自己最爱的人在一起,这样他会有安全感和幸福感。这位妈妈可以试试以下办法:
继续保持你的做法,故意制造机会让他和爸爸玩,并且告诉爸爸,在和宝宝玩的时候不要过多干涉宝宝的想法,要积极参与和配合宝宝的活动,多鼓励和称赞宝宝。
无论爸爸在不在场,妈妈都要多给宝宝说爸爸的好,介绍爸爸的特点和长处,让宝宝对爸爸多一些了解,鼓励宝宝向爸爸学习。
在宝宝面前,妈妈要格外尊重和欣赏爸爸。因为宝宝爱妈妈,他就会模仿妈妈的一切言行和好恶,妈妈如何对爸爸,宝宝就会如何对爸爸。
经常进行一家三口的共同活动,在活动中妈妈略微表现出弱势,要让宝宝感觉到爸爸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增强宝宝对爸爸的信任和喜欢。
3. 宝宝两岁了,脾气特别大,只要满足不了她的要求,就歇斯底里的哭喊,乱摔东西,怎么办,我很发愁。
答:首先,父母要先反省一下自身,想想看宝宝的第一抚养者是否脾气暴躁,比较急躁?遗传和模仿是宝宝性格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想要改变孩子的脾气,父母首先要时刻保持温和与平静。
其次,宝宝两岁,还不能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所以她会使用一切她能够表达出自己要求的方式来告诉成人她的想法,哭喊是她最原始的表达方式,乱摔东西是她在后天模仿或提升出来的表达方式。宝宝也在尝试,看看哪种方式更好用,所以对此父母要予以理解,不必紧张害怕。
再次,在宝宝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的反应很重要。父母如果和颜悦色地与宝宝沟通,宝宝一般不会变得歇斯底里,如果父母能用智慧的方式方法说服宝宝,以宝宝能够理解的话语让他懂得为什么满足不了她的要求,只要她的心里能接受你的观点,她肯定不会哭闹。但是如果父母只是简单地直接拒绝宝宝的要求,甚至很粗暴、强硬地拒绝她,那么她也就以简单直接的方式来回应父母,即最原始的哭闹。
最后,如果宝宝已经开始哭闹了,父母一定要记住,先处理好情绪再解决问题。可以先让宝宝哭一会儿,她在用哭闹试探父母,她也在观察父母的反应,如果这一招儿好使,她以后就会继续使用。那么,父母就要有点耐心,让宝宝哭一会儿,让宝宝感觉到这一招儿不好使。当然,对于两岁的孩子,父母不能完全冷处理,不能对此一直置之不理。哭闹一会儿,宝宝最初的委屈或压抑爆发得差不多了,父母一定要对宝宝表示关怀,特别是对她的感受表示理解,也可以引导宝宝说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在这一过程中宝宝的情绪就会渐渐平稳下来。然后父母再和宝宝沟通她的要求,并且告诉她哭的时候不解决问题,如果她不哭了,就可以好好商量,偶尔满足一下宝宝的要求,以此鼓励宝宝以后不要再哭闹。整个过程中父母一定要和颜悦色,不能有丝毫急躁和不满,否则父母的情绪就会影响和传递给宝宝,让她也更加急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