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关注什么,就会总在思考什么,想的多了,一切都会朝向这个方向发展。
那么我们在教育孩子时,是否也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
幼小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孩子犯错就如同在白纸上滴了几个小黑点,父母若是只盯着白纸上的几个黑点使劲看,就会觉得这些黑点越来越大,越来越刺眼,恨不得用手抠掉那些黑点,而在关注黑点的时候,父母们忘记了孩子还拥有那么大一张白纸,还正等待我们和他们一起在白纸上绘出最美丽的图画。。。。
每个孩子天生都具备一定的潜能,而现实是很多父母看不见孩子的潜能,很多孩子不了解自己,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更多地在关注孩子不足的地方,总在追求一种完美的教育结果,希望孩子的各个方面都很好。做父母的都无法正视现实——每个人都不可能是完美的,都在以一种畸形的心理来面对孩子,孩子怎么可能不出问题?孩子每天都在应付着父母,在耗尽心思、想尽办法来琢磨自己怎么样做才能顺应父母的需要,让父母表扬和夸奖自己,或者避免被父母再次责骂。长此以往,孩子怎么可能去考虑真正的自己到底需要的是什么,自己到底有何兴趣爱好和潜能?
当然,我们不能对孩子的缺点错误视而不见,我这里更重要地是强调不要过分夸大孩子的缺点错误,不要用放大镜去看那些小黑点。孩子毕竟是孩子,哪个孩子的成长路上不犯错,哪个孩子没有自己的弱势?父母都不是全能,怎能期望孩子天生就是全能?那要父母做监护人有什么用?
当我们以平常心来面对孩子的缺点错误,教会他正确的做法,然后我们继续把目光投注在孩子感兴趣和擅长的方向上,鼓励孩子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让孩子在享受着快乐的学习和活动中成长,父母也不会有那么多挫败感,孩子也不会有那么多的压力和负罪感。
父母关注什么,孩子也关注什么;
父母期望什么,孩子也期望什么;
关注和期望引导着孩子,甚至是整个家庭的发展方向。
幸福快乐的家庭源于父母更多地关注了孩子正面和积极的表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