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德小朋友又有家庭作业了,是画一只小手,并填充颜色,在小手上长出一些绿色的冒芽柳枝。
平时一直都是我辅导一德完成作业,昨天因为连上了五节课,实在不想再说话了,便将重任交给了一德爸,顺便也是想让这位从来没辅导过孩子学习的爸爸尽尽义务。
当我与一德爸协商好之后,我给一德爸只提了一点要求:在整个辅导过程中不许有任何批评、责备和消极的话语出现。
然后我就开始观察他们之间的互动了。
一德爸坐在自己的电脑前,边看着网页边喊:一德,准备写作业了,赶快别玩了,去找纸和笔。
一德边玩着手中的玩具,边回答到:哦。
一分钟过去了,一德爸继续在电脑前喊一德准备写作业,一德仍然在刚才的地方继续玩手中的玩具,已不做声。
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插了一句嘴,对一德爸说:你能不能自己先动起来,陪着他一起做好完成作业的准备?
一德爸这才关了电脑,走到客厅。
一德奶奶也着急了,赶忙给一德找来绘画纸和水彩笔。
我为了能观察到家庭中最自然、最原生态的一面,尽量压抑自己不要插嘴或插手,即使我知道现在已问题重重。
继续观察吧。。。。。
一德坐在客厅的茶几边上开始准备画画。一德爸坐在一德的右边准备辅导,我坐在一德的右前方观察。一德奶奶坐在一德的左边观看,一德爷爷站在一德的左前方观看。就这个阵势我觉得就够一德在潜意识里有压力的了,但是小孩子暂时还没有觉察到。
当一德拿到绘画纸后,立即就开始投入画画,因为作业内容都是上课老师让画过的,回家再画一遍。
一德爸什么也不说,就在旁边看着一德画。
一德将左手放在白纸上,用水彩笔沿着小手的边沿画手形,但是一德总是掌握不好笔的走向,不能完全沿着手边画,总是画得偏离了手很远的距离。第一幅图画好了,画出的图形比一德的小手大了好几圈,几乎没手的形状了。但是一德没觉得不好,接下来就准备换水彩笔填充颜色了。
我看一德爸没反应,居然就让孩子这样画下去。我又有点忍不住了,小声对一德爸说:教他先把手形画好了再涂颜色。
一德爸这才说:你看看你画的这只手多大啊,画得不好,咱们再画一次吧。
一德也没意见,就又拿了一张纸开始画,依然如第一次一样画。我又忍不住了,小声对一德爸说:你教教他怎么画啊。
一德爸看着一德自己画完第二张,然后说:这张也没画好,咱们再画一张吧,爸爸教你画。
一德又没意见,又拿了一张纸开始画,一德爸这次很耐心地教一德将笔紧贴着手的边沿画手的轮廓。在一德爸的循循善诱下,一德练了两张手的轮廓画,第二张画得比较好,得到所有观众的好评。于是,一德换了一只水彩笔开始涂色。
一德的性子有点急,涂色的时候就显得尤为着急,没有耐心,也没有技巧,左涂一下右涂一下,显得很慌乱。一德爸继续视而不见,我又忍不住了,小声说:你能不能手把手教教他?
一德爸说:一德,涂色的时候要慢一点一笔画完,然后挨着再画一笔。
一德说:嗯。(一德这时看起来情绪很不好,因为涂色让他很有挫败感。)
一德爸继续看一德画。我着急了,小声对一德爸说:你先给他做示范,然后手把手教他画。
一德爸这才开始给一德做示范,然后又手把手教了几笔。一德似乎跟充了电一样,突然兴奋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然后立刻开始自己涂色。
但是没画几笔,一德又有点蔫儿了,因为一德爸的画法他自己根本掌握不了。于是大家一起鼓励一德慢慢画,不着急。
一德在鼓励声中继续画。
一德爸看一德埋头画画,感觉没什么事了,于是开始跟一德爷爷奶奶聊天了。虽然我心里知道一德现在的情绪状态很不好,更不应该在此时有其他影响,但我忍了,因为我已经打破几次自然态了,我不能再干涉太多。
一德终于画完了,长从一口气,告诉大家他画完了。一德的画涂色涂得乱七八糟,有的该涂上颜色的地方还有露白,没涂上颜色,还有很多地方都涂出轮廓线了,小手上长出的柳枝虽然有条理,但是柳枝上的小芽芽,有的是点出来的,有的就是乱涂出来的。从这幅画上很显然能看出孩子的内心很焦虑、很压抑。
一德爸看了一眼,对一德说:把空白处都涂上颜色。
可能是一德爸说这句话时没有温度,所以一德很不耐烦地瞪了他爸一眼,很不情愿地拿出画笔,开始填涂空白处。这一次,一德如发狂般拿着画笔在刚刚画好的小手上乱涂乱画。一德爸和一德爷爷奶奶有点吃惊,我用眼神示意他们不要吭声,让他疯狂一会儿吧。
一德发疯的时候,一德爸看着我,很无奈地小声对我说:我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还是你来吧。
一德爸已经无奈了,我不能放弃啊!
等一德疯狂完之后,我和一德开始博弈了。无论一德之后作何反应,我始终保持微笑。
我:一德,你画好了吗?
德:画好了。(显出一副很得意的样子)
我:你觉得你画得好看吗?
德:好看。
我:你真的觉得你画得好看吗?
德:好看。
我:那你明天拿到学校去,老师很觉得好看吗?
德:好看。
我:老师今天教的画就是这样画的吗?
德:是的。
我:我怎么记得老师教的不是这样的啊?(一德奶奶每天都会用相机把老师要求的作业拍下来,相机里有老师要求的图画样板)
德:就是这样的。
我:那好吧,那咱们明天就把这幅画交给老师吧,我觉得老师肯定会说画得不对。
德:你说得不对,你这句话是错的。(一德说这句话时很生气了,甚至用右手食指指着我,很凶地说话。虽然一德但是的言行在很多人看来很不礼貌,但我暂时不予计较,对于孩子这种挑战性示威,不能予以强烈回应和负面强化,若家长此时又揪着这个问题开始说教,其结果是礼貌问题也没解决好,画画问题也不会解决好。)
我:那好,咱们现在把你的名字写在画旁边,明天交给老师,看看老师怎么说,好不好?
德:好。
我:那你自己把名字写上吧。
德:我不会写。
我:那怎么办?
德:你给我写。
我:我觉得你画得不对,也不好看,我不想写。
一德看向爸爸:爸爸给我写。
一德爸:我不想写。
一德看向奶奶:奶奶给我写。
一德奶奶:我也不写。
一德看向爷爷:爷爷给我写。
一德爷爷:我也不写。
一德看着画说:我生气了。
我:大家都觉得不好,所以才不写。
德:哼。(一德依然低着头看着画生闷气)
我:这样吧,咱们看看照相机里老师是怎么要求的吧,比较一下,看看你的画到底对不对,行不行?
一德点点头。
我打开照相机,把老师给的样板画在屏幕上放大。一德来到我身旁,我和一德一起边看老师贴出来的样板画,边分析这幅画到底该怎么画,而不是批评他刚才的画怎么不对或怎么不好。一德奶奶这时提示我,老师贴出来的样板画是班里的小朋友画的,把画得最好的两幅画贴在外面做样板。我点点头,没多说什么。
当我和一德分析完怎么画好这幅画后,我对一德说:妈妈陪你再画一次好吗?你不会画的地方,妈妈教你画,好不好?
一德很干脆地说:好的。随即坐回自己的座位。我和一德爸换了座位,于是我开始辅导一德画画。
画手的轮廓这一步,一德已经掌握得比较好了,该涂色的时候,我先和一德一起商量先涂哪个部位,再涂哪个部位,然后我给一德做了涂色示范,手把手地教他涂了一些,然后他自己涂,他每涂一笔,我都及时给予鼓励,当我觉察到他没耐心时,立即又进行手把手练习,及时给予强化练习,然后再让他自己涂,如此反复了四五次。
我觉得他掌握得差不多了,我借口要去洗手间,离开一下,离开前我对一德说:你现在已经涂得很好了,妈妈去一下洗手间,等会儿回来的时候看看你涂了多少了,好不好?
一德头也不抬地说:好。(这时一德已经很投入了,一笔接着一笔,很认真地在涂色)
我从洗手间出来后,又进卧室待了一会儿。(我故意离开一德,为了给孩子自由成长的时空,让他自己调控自己)
我还没处卧室的时候,一德拿着他画好的小手冲进卧室给我看:妈妈,妈妈,你看我画的小手好不好?
我一看,比刚才那幅画好多了,虽然还有一些露白,但绘画的笔迹已经不显得慌乱了。我很高兴地对他说:这次画得真不错,你画得越来越好了。
一德说:还有小柳树没画呢。(说完后,一德拿着画跑出卧室,继续画画去了)
我又等了一会儿才去客厅看一德。
我再次坐到一德身边的时候,一德已经画完柳枝条了,正在点枝芽。
一德没见过柳枝芽,画的时候有点犹豫和不自信。我又打开照相机让一德看样板图,然后手把手教他。我心里暗暗告诉自己:春天到了,该带孩子去感受大自然了。很巧,一德爷爷也说:改天爷爷带你去看柳树发芽。
在一德很耐心地画完柳枝芽后,一德兴奋不已,激动地对我说:妈妈,你看我这幅画好不好看?
我说:好看,好看,你对比一下刚才那幅画,你觉得哪幅好看呢?
一德哈哈大笑,指着刚刚画好的这幅画说:当然是这个好看了,妈妈,明天老师会不会表扬我?明天老师会不会说我画得好看?明天老师会不会也把我的画贴在墙上给大家看?
我说:老师会发现你这幅画比你白天在班里画得好看。
一德哈哈大笑:我画好了。
我说:那咱们看看还有没有地方没涂上颜色好不好?小手的颜色都涂满了会更好看,咱们把小白点都盖住好不好?
一德二话没说,拿起彩笔就开始填涂露白处,边涂边念叨:把小白点都盖住,把小白点都盖住……
当一德把小白点全盖住后,兴奋地对我说:妈妈,你帮我写上我的名字吧。
我:没问题!
我刚写好一个“冯”字,一德立刻说:妈妈,我会写“一”,我自己来写。
我很高兴一德有这样的主动意识,我把笔给一德,他自己很认真地写了“一”字。然后他说:妈妈,我不会写“德”,你来写吧。
我很认真地帮一德写完名字,还写了班级,写了日期。
一德很开心地拿起他的画,把画送至家里每个人面前,让家人一一予以观赏和点评,兴奋和自信的感觉溢于言表。
快乐地结束了本次作业辅导。
一德临睡前还念念不忘地说:妈妈,明天老师也会觉得我的画画得好,对吗?
我微笑着说:是的,因为你很认真很用心画的画,老师一定会觉得你进步了。
我辅导一德“写作业”,就一个原则:既不能让孩子丧失对“作业”的兴趣,还要让他高效地完成“作业”。
事后我的反思:
1.辅导孩子作业时,首先要让孩子有安全感,他不是在父母的逼迫下去完成作业的,他是在做一件快乐的事——写作业。
2.陪伴幼儿园孩子完成作业时,一定不能只是坐在旁边看着他做什么,与其叫“陪伴”,不如叫“辅导”,因为孩子尚小,一切都在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多给孩子做示范,必要时要手把手教孩子,要相信孩子的模仿性还是很强的。
3.在孩子的练习过程中,一定不能有否定的话语出现,鼓励很重要。
4.当孩子在写作业过程中,若出现了其他问题,先暂时忽略,一切都等写完作业后再说,辅导好一件事后再教育另一件事。
5.在辅导过程中,父母首先要保持平和心态,不能急功近利,父母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状态。
6.在辅导孩子作业前,一定要让孩子首先拥有良好的情绪状态,然后再进入写作业的活动中。
7.当孩子掌握了一点技能后,父母适当离开孩子,给他自己练习和成长的空间,进行自我调整,有助于增强自信。
PS:看完自己写的这篇文章,再次反思:
在我刚换到给一德辅导的角色上时,我问一德的几个问题,现在看来是“有问题的”。我给孩子的价值导向有偏差,似乎是为了让老师或别人看这幅画好不好看,而不是为了美观或实事求是。这是我的错误,我以后要改正。如果我把那几个问题换成让他自己看看小手有没有空白,或者小手是不是那样乱七八糟的样子,或者从美观和尊重事实的角度出发引导孩子,也许更能提高孩子的审美观和洞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