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的小店

标签:
杂谈 |
我们这一代人, 大抵在年青时也曾梦想创业。不是搞甚么地产公司或股票行, 而是希望拥有一间自己的咖啡室或小餐厅, 随自己的品味设计,卖自己喜欢的饮品和甜点, 还可以随时招呼朋友。可是, 走进社会不久, 便发现那是天方夜谭, 单要解决天价的租金, 已几乎令所有梦想破灭。
走在首尔, 发现这个城市还有梦。街上虽然也有不少大集团经营的连锁咖啡店, 但小型的咖啡室也大有其生存空间, 彼此河水不犯井水。走过江南的新沙洞, 左边是一间以小熊为主题的咖啡室,右边又有一间卖自家烘焙面包、只有一两张桌子的小店,巷子里又有一间款式不多、但摆设得甚为精致的小花店,街角处还有一间全幢式咖啡店,像一间小小的私人堡垒。这些店子都是独立品牌, 只此一家,大部份时间都不会坐满客人,很明显,不是能赚大钱的生意,但却能以店主喜欢的方式经营下去。据韩国的友人说, 当地的房地产没有香港炒得那样恐怖, 政府亦有政策防止租金疯狂飙升, 而且当地的租约年期比香港长得多,不会出现「好生意便狂加租或踢走你租俾大财团」的现象, 要实现梦想的门坎自然大大降低。
想在香港闹市中拥有一整幢属于自己的咖啡室? 首要条件是有一亿几千万现金在手, 而且还要和银行有良好关系。即使具备以上条件, 开一间咖啡店, 卖十多元一杯咖啡, 让客人在那里坐你一整个下午, 怎能「维皮」? 于是, 香港的街上只有地产铺、大财团垄断的商店、以及两间连锁咖啡店。我们的小小梦想, 只有到彼邦羡慕别人,或者留待梦中达成。
這是筆者在首爾最愛的咖啡廳之一,叫Mug in the
Rabbit,位於新沙洞,整棟建築物也是只有這咖啡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