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黑社会

(2011-10-18 10:28:14)
标签:

娱乐

 

香港的确是一个可爱又热闹的地方, 天天都有新话题, 「关键词」日日不同。「垃圾」和「黑影」后, 又到「黑社会」。多得特首, 令大家想起这个褪色中的词语。

 

香港人对黑社会有一份很复杂的情意结。一方面觉得恐惧,例如父母最怕子女加入黑社会,一提到黑社会份子渗入校园,学校和政府便大为紧张。笔者年少时亦曾因为「眼超超」,被自称黑社会人士当街「屈钱」。回心一想,那人一点也不像黑帮份子(即使真的是,相信也只会是社团中最不中用的那种)。那个年代,只要自称黑社会便能骗得两餐饭,因为我们都恐惧。

 

在街上不能乱认黑社会,但有趣的是,不少经典港产片都是以黑社会为题材,例如早期的「边缘人」、「英雄本色」、「监狱风云」、「江湖情」, 到近年的「黑社会」、「无间道」等, 甚至是笑片「逃学威龙」、「阿飞与阿基」 总之, 「黑片」数之不尽, 且叫好叫座。很奇怪, 走进漆黑的戏院, 大家便不再惧怕黑社会, 甚至觉得他们蛮有英雄气慨, 是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试想想, 若然要选郑伊健历来最深入民心的角色, 那一定非「陈浩南」莫属吧! 「黑社会」的确带给我们不少娱乐。


回归过后,香港经济转型,北上成风,旺角的黑夜不再璀璨。据闻,所谓的黑社会亦「无啖好食」; 又由于「黑社会」题材的电影很难通过大陆电检, 所以「黑片」便买少见少。「黑社会」三字慢慢成了集体回忆, 留给大家的, 就有如日前立法会内所出现的一样, 有人「恐惧」, 有人「得啖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卡式录音带
后一篇:术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