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12月的一天晚上,央视《新闻联播》的一条消息说,钱钟书去世了。正在教室里晚自习的韩寒突然激动地站起来,走到电视前,凝视良久,转身对班上的同学说,以后这个世界上写文章,我就是第二了,排他前头就剩个李敖。在另一个场合,韩寒说,他在高中时就彻夜阅读钱钟书的《管锥编》,但他没有成为书呆子,因为他一直在恋爱。
那么,韩同学高中时就彻夜阅读的《管锥编》到底是一本什么书呢?这是文史名家钱钟书先生的札记体古籍研究名著,分别对《周易正义》、《毛诗正义》、《左传正义》、《史记会注考证》、《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焦氏易林》、《楚辞洪兴祖补注》、《太平广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等十部典籍加以考论。这十部书,分属经、史、子、集四个部类,其中《周易正义》、《焦氏易林》、《老子王弼注》、《列子张湛注》又可置于玄学之列。
《周易》、《老子》、《庄子》并称“三玄”。 魏晋之时,玄学风行,《晋书·陆云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陆云到一户人家寄宿,见到一名风姿不凡的美少年,两人共谈《老子》,谈得很深入,陆云从此对玄学发生了兴趣。
谈老论易,能言名理,辞致深远者,大抵即魏晋所谓玄学,就思辨模式而言,类乎西人所谓形而上学(metaphysics)。曹魏以降,何晏作《道德论》,王弼注《周易》、《老子》,阮籍作《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向秀、郭象注《庄子》,张湛注《列子》。
钱钟书为爱智之人,亲玄理而薄礼教,喜老庄而远孔孟,所以在《管锥编》这部总结其一生所学的大书中,没有专论《论语》、《孟子》的篇章,却以很高的兴致评说了四部玄学之书。钱氏之学,贵在智性之创见与随性之妙悟,《管锥编》玄学四书评的主要价值正在于诸多创见与妙悟所蕴含的智慧与启迪。
陆云的故事还有后文,话说他和那位美少年彻夜晤谈,拂晓始别。后又回头找到昨晚寄宿处,原来是王弼家。学无先后,达者为尊。今之韩寒,惜未成昔之王弼。(龚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