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吃“百家粽”

标签:
包粽子学习记不住同事百家粽子邻居福气杂谈 |
分类: 杂谈 |
记得外婆包的“小脚粽子”,细看真像是旧时女人的“三寸金莲”,尖尖的,鼓鼓的。外婆包的“斧头粽子”拿在手里细端详,还真像砍柴的斧头,有棱有角的······
外婆的包粽子技术没有传给我母亲,我母亲是职业妇女型的,她不会包粽子,到了端午节,她就到商店里去买粽子给我们孩子吃。
我成家了,到了端午节,我想学包粽子。
可我真笨,跟我们学校的苏老师学习包粽子,今年学会了,明年就忘记了。
明年再学,可到了后年,又忘记了。怎么在外婆手里那么轻而易举的事情,到了我身上就变得那么复杂了呢?
那时候,学校里的同事们知道我不会包粽子,每到端午节前,这个同事送我几个,那个同事送我给几个。还有的小朋友上学时,会从小书包里拿出两个粽子,偷偷塞给我。每年端午节的前几天,我的办公桌上总是少不了粽子,于是我吃起了“百家粽”。
虽然我笨,不会包粽子,可是我家里的粽子比包粽子的人家的粽子还要多,每年都会有满满的各种口味的一篮子的“百家粽”。
那时候,嘴里咀嚼着粽子,体会到的是“同事情,师生情”。
于是,我也就乐得不再学习包粽子了!
如今,只要你喜欢,粽子可以一年吃到头,商店里什么时候都有粽子卖。
可这几年,我又吃起了“百家粽”,是因为那些退休的邻居阿姨们喜欢吃自己包粽子,想吃什么就包什么馅的。邻居们知道我不会包粽子,于是又纷纷送粽子来了。
退休的我,社会角色转变了,我的“百家粽”的含义也转变了,由当年的“同事情,师生情”变成了“邻里情”!
看来,我就是有这个吃“百家粽”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