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了解“DEHP”塑化剂
(2011-06-06 17:05:29)
标签:
dehp塑化剂广泛使用危害致癌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杂谈 |
分类: 杂谈 |
我国是世界上DEHP的头号生产、使用大国,超过三分之二的塑化剂都是含毒的DEHP,与DEHP同属一个系列产品的DBP(邻苯二甲酸二正丁酯)和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都属于毒性较大的化学品,我国DBP和DIBP的年产量超过30万吨。
在中国,DEHP几乎成了泛滥成灾的化学品。以PVC保鲜膜为例,国内厂商绝大部分使用DEHP为主塑化剂,这样的保鲜膜用在含脂肪较高的肉类制品上,或用它包裹食品在微波炉中加热时,其塑化剂迁移入被包物质的机会将非常大。
同济大学基础医学院历曙光教授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品牌的塑料桶装食用油中,都检测出含有“邻苯二甲酸二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EHP)”,而食用油中的塑化剂,主要源于塑料容器。
由于目前国家标准中并没有将塑化剂列入食用油检验的理化指标中,而且也没有对塑化剂的含量作出规定和要求。这其实只是塑化剂污染的“冰山一角”。
不久前,北京一家环保组织针对购买自国内市场上的30款塑料玩具的检测就发现,有21款产品被检出含有邻苯二甲酸酯。包括DEHP在内的六种邻苯二甲酸酯,已被世界很多国家和地区明令禁止使用于玩具,然而我国的玩具中却未有明确规定,本次检出的邻苯二甲酸酯在产品中的含量,大部分在10%以上,最高竟然达到43%。
“如此含有高浓度有毒增塑剂的产品,被幼儿拿来把玩并有可能被送入口中吮吸,其对儿童可能带来的健康危害,内地未可高枕无忧。
截至目前,除了来自统一集团最新的消息称有一款芦笋汁主要流入了福建市场,封存500箱,估计还有一两百箱在市面上流通之外,台湾塑化剂DEHP事件并未给内地带来太大的冲击,然而,这并不意味着,面对DEHP危机,内地可以高枕无忧。
从各种制度上来看,我国对于DEHP使用也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在我国国家标准《GB 9685-2008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简称《GB国标》)中,明确规定DEHP在食品中的最大迁移量为1.5ppm,不允许使用于油脂食品和婴幼儿食品的包装材料中。
然而,这类产品却广泛存在于中国人的生活中,材料、玩具、鞋子、手提包、沙发面料…… 害,不堪设想。”该环保机构的污染项目主任说,“台湾三聚氰胺”被揭是一个“意外”
塑化剂DEHP被称为“环境荷尔蒙”,是一种致癌物质。此外塑化剂还被普遍认为会危害男性生殖能力、促使女性性早熟。
“台湾三聚氰胺”的盖子被揭开,完全是一个“意外”。揭开盖子的是一名52岁杨姓女士,台湾卫生署食品药物管理局的一名普通检查员。2011年3月,在给某公司益生菌做例行稽查检测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异常讯号,这本不属于她的职责范围,因为此次检测主要是探究益生菌食品中是否含减肥西药或安非他命。然而,这位细心的母亲还是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将这个异常讯号与各种物质的图谱进行了一一比对,她意外发现,这个异常讯号其实就是本不该出现在食品中的塑化剂DEHP(学名为“邻苯二甲酸二酯”)。接下来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送检的益生菌食品中塑化剂DEHP的浓度竟高达600ppm(百万分之一浓度),远超过台湾人均每日摄入标准1.029ppm。
卫生署直接将消息通知了台湾检方,循着益生菌生产厂商提供的线索,最终查出,一家名为昱伸的香料公司在其生产的食物添加剂“起云剂”中加入了塑化剂DEHP。
5月23日,当昱伸香料公司的负责人赖俊杰被彰化地检署带走后,这个揭盖近两月之久的潘多拉盒子终于向公众敞开。
(资料:来自朋友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