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岭的日子(22) 看人挑担不吃力

标签:
原创美差挑水上山苦差颤颤抖抖目标散了架 |
分类: 岁月往事 |
俗话说“看人挑担不吃力” ,在黑龙江插队落户时,我可是经历了一回“挑担上山”的感觉。
那年夏天,我们在达音山上铲地(给黄豆地锄草)。每天,干了一会儿活,队长总要派一个人下山去,为大伙儿挑一担水上来。每次,挑水的人把井水挑到山上,大约耗时一个多小时。我心里想,什么时候我也去挑水,多好啊,省得铲地了。可不知为什么?队长从不叫我下山去挑水。
这天,和平时一样,我看见弯腰铲地的队长直起身,眼睛向大伙儿扫视了一遍,我知道他又要派人去挑水了。我连忙举起手说:“队长,我去,我去挑水”。得到队长的许可后,我可高兴了,我终于有了下山挑水的机会了,多美啊!
我挑着两桶水向山路走去。开始上山了,两只水桶越来越沉,起先还能忍受,但不一会儿工夫,额头上的汗水就顺着脸颊往下淌,两条腿也开始不听使唤了,走不稳了。我只得倒掉点水,但又不敢倒掉太多,山上铲地的人多,水少了不够大伙儿喝的。
越往上走越艰难,肩膀也生疼生疼的,我开始意识到队长为什么不叫我们上海知青去山下挑水,原来下山挑水并不是美差。但不管怎么样,今天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两桶水挑上山,山上那么多干活的人都盼着呢!
怎么办?我只得为自己设定分段目标:往山坡路看去,十来米的路边有一个树根,一定要挑到树根那里才能停下歇一会。到了那儿,稍息一小会儿,再为自己设定下一个目标······如此这般,我咬紧牙关艰难地挑着水向山上迈进。原来下山挑水并不轻松,比铲地还累。深感自己不懂事,心中的“美差变成了苦差” ,这是超出我体力的差使。同时在心里也暗暗佩服能挑水上山的当地姑娘和黑河女青年。
汗水湿透了我的衣衫,双腿在打颤,两只水桶压得的我腰也挺不直,歪歪斜斜,颤颤抖抖地好不容易才把水挑到了山上。
干活的人们拥过来你一瓢,我一瓢的喝起水来。我在一边,感到浑身如散了架一样,这趟水我挑了足足有两个多小时。从此,我再也不敢去揽这挑水上山的活了。
这件事虽然已过去三十多年了,但给我留下的记忆是深刻的。我们做人处事也是这样 ,要懂得自己有多大能力,才能办多大事情。否则将可能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