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兴安岭的日子(18)   豆包飞过来了

(2010-06-18 08:33:09)
标签:

原创

知青生活趣事

豆包

打赌

砸过来

分类: 岁月往事

那一年,我和美芳在知青食堂做饭,知青食堂每天的伙食很简单。主食:馒头,玉米面饼子,稀饭。副食是:白菜,土豆,萝卜,咸菜等。

 

看着知青们整天泥里滚,山里钻,好辛苦。我俩决定为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包“云豆包子”,每个知青限购一斤(十个)。那天生产队安排大伙到黑石砬子挖水渠,要带午饭。一早,知青们高兴地每人买了十个包子,出工去了。

 

一会儿,已经买了包子的上海知青厉民又来了,站在窗口以强硬的口吻对我说:再买十个包子给我!我说:你买过了,不能再买了

 

厉民说:你到底给不给?我说:不给。他生气得瞪大了眼睛,恶狠狠地瞪了我一会儿人,一扭头走了。其实,食堂里还有剩余的包子,但我怕再买给厉民一份,别人知道了会有意见,要是那几个捣蛋鬼都来闹,怎么办?我也无奈呀。

 

厉民高高的个子(外号大模子),说起话来嗓门很响,干活手脚麻利。脾气不好,爱发火,平时调皮也爱捣蛋。

 

在地里干活时,他倒是没有少帮助我:铲地,他铲完了自己的垄,马上就在地的那一头来接我的垄了,緑色的大田里,厉民的红背心是那么醒目。

 

割麦子时,我和厉民跟着马拉收割机捆小麦,一圈分七段,七个人各自在自己的岗位上。马拉收割机连续不断地将金黄色的小麦切割放倒并按程序将其分成等距离的麦堆(当地人叫麦铺[读pu的一声]子,把它捆成一捆,叫捆个子。把麦个子就地码起来的十字垛叫麦码子,每个人要做的事就是:捆个子、集中个子(需要搬运),码十字垛)。我们必须在马拉收割机第二圈过来时,全捆完。要是完不成,就要拖生产的后腿了。厉民每次都是故意排在我前面一个位置。他快速完成自己的任务,然后就飞速奔跑过来,帮助我捆个子······说实话,真使我感动。

 

我开始发面,准备知青们的晚饭,我背对买饭的窗口,揉着面。突然,听见有沉重的脚步声传来,脚步声进入了食堂了。我还没有来得及回头看,背脊上就已经被什么东西砸了两下。

 

回头一看,是厉民,他正怒气冲冲地用刚买回去的那十个豆包,一个连珠炮似的猛烈地向我砸来。好在豆包的重量很轻、密度松散,砸在身上也不是太痛,但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砸完后,他又气哼哼地走了。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怎么啦?我什么地方做错了?我真感到挺委屈。

 

事后,我才知道,原来是男生宿舍里的小王跟厉民打赌,说:“冰花一本正经,谁能从她手上多买十个包子来,我赌十元钱

 

厉民仗着平时干活时经常帮助我,以为我会对他网开一面,他满以为这回一定能赢!不料,却在我这儿碰了个钉子。

 

那时候的“十元钱”对我们知青来说,是个不小的数目了,生产队三个月开支一次,每人才十五元钱。难怪厉民今天生这么大的气!

 

······厉民气得好几天都不理我。

 

我不知道他那天在黑石砬子干活,中午吃什么了?一定是知青伙伴们将自己的豆包分给他吃了。想想那天中午他也怪可怜的,应了别人的赌,把本来属于自己的十个“豆包”都当“武器”使用了,真憨!

 

事情过去几十年了,当知青时生活虽然很苦,但苦中也有乐。时常发生一些趣闻轶事,使我们忍俊不禁,其乐融融。知青们在一起:乐过,恼过,怨过。如今是:“怨也消,恼也消,“乐与情”常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