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安岭的日子(17)有趣的捕鱼方法

标签:
原创原始撵鱼鱼钩偷鱼 |
分类: 岁月往事 |
有句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达音山人靠着它依山傍水的有利条件,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乡亲们抓鱼的方式很特殊,他们先是在小河的中间拦下一道渔网(丝挂子),然后从河的另一头下水,手里拿着长长的棍子,嘴里大声喊叫:“嗬·嗬嗬······”“嗨嗨······嗨······”并用棍子用力拍打着水面。在这又是喊叫又是拍打的阵势驱使下,水里的鱼儿被吓得惊慌失措,只能向前游,水中的鱼交相跃出水面,此起彼伏,溅起道道水珠,又回落到水面。河面上顿时水波荡漾,原本平静的河面热闹非凡。很多鱼撞到网上被挂住了,这叫“撵鱼”。这方法虽然不算先进,近于原始,但却是那么有趣,那么热闹!它使我不禁联想到原始人类捕鱼时所使用的鱼叉。
夏天,村民们都到江里去捕鱼,改善生活。人民公社时期,白天生产队要集体出工,没有时间到大江去抓鱼。村民们就晚上到江边去下鱼钩。(文化大革命串联时,我在杭州的钱塘江边也看到过),在一根长长的细绳上,挂着许多鱼钩,每个鱼钩上都装有诱饵,再把这带有诱饵的鱼钩甩到江里,细绳的一头压在江边的石头下面,第二天早上就能来收获(东北也使用这种捕鱼方法,叫“甩钩”或“甩弦”)。
村里好多人家的院子里架起了高高的晒鱼杆,中间拉一道铁丝,上面挂满了新捕获的江鱼或河鱼,好一副沿江乡村的晒鱼风景!
知青贪恋鱼的美味,曾经偷过老乡家的鱼,我也参加了一次。记得,那天晚上,我们几个女知青,在男知青的带领下,乘着夜色来到江边。江边静悄悄的,月光洒在江面上,白天奔腾的大江,现在如此的平静,大江也睡了。
我们在江边沙滩上找到了系着鱼钩绳子的石块,解开缠在石块上的绳子,把绳子慢慢收上来,呀!月光下我看到细细的长绳上的捕获物真是好看:一条条小鱼儿,因为贪食咬了鱼钩,现在正甩着尾巴想挣脱呢。鱼儿身上的鱼鳞在月光下一亮一亮的闪着。我们高兴得忙把鱼儿摘下。
最后,男知青们又“照葫芦画瓢”把甩弦又甩入江中。只是甩弦上的鱼钩没有上鱼饵,是无饵钩。我们不知道这是哪个老乡家的鱼钩子,明天早晨当他来到江边,拉上鱼钩,将是一无所获,失望而归了。也不知这家老乡是否晓得是几个上海知青偷走了他的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