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离亲密》第四章 逃离亲密
(2010-10-26 09:14:24)
标签:
健康 |
分类: 读书笔记 |
它们和其他种类的成瘾症有同样的特质,病状会日益严重,使人丧命。它们能够摧毁一个人的性命、家庭、文化体制以及整个社会。患者愈来愈具控制欲、说谎、自我中心、完美主义、苛求、困惑、孤僻、官能出现障碍。如同毒品,它们使人心志情绪 发生变化,随著病况日深,渴求需要的欲望也愈强。
在成瘾的过程中,他们势必得逐步放弃自己。这导致了伦理,道德和精神上的败坏。被成瘾症緾身的人都将发现自己忽视了自我、孩子、家庭、工作以及社会责任,他们无法对自己或社会有任何贡献,只会加速其衰凭。涉身其中之人受著极深的痛苦,愈来愈无能力驾馭其生活或疾病。
假关系:
这三种成瘾症主要皆依附在关系上(正确的说,应是假关系)。由于如此,一般人易将它们混淆,或将此三者视为同一。因为它们是在假关系里运作,一般论著所持之基本假设是,这些患者目的在追寻真爱和亲密的关系。人的健康部分以及未能 受成瘾影响的真我确是在追求目标是欲望的需求,他们利用关系以达其原,人和关系 不是重点,只是媒介,追寻欲瘾的过程 中,假关系的成瘾者可以和吸毒成瘾者一样残酷无情。
很不幸地,成瘾症利用了人基本、细微的性需求,更令人对它们感到困惑,患者总是需要某个人(幻想的也可以)以成其瘾,且佯称需要与人有关系,实际上却将人视作可供使用的物品,然而,最终他们躲避了真正亲密。
我们一直被教导某些提早升促进关系之技巧,行为、不幸地,这些技巧将我们导引至成瘾的关系中,一旦恍悟我们一向深信不疑的技巧竟是使我们远离真正的亲密,陷于成瘾行为的祸因,我们心里将有种受骗之感,我们若将这些技巧一一罗列,当更清楚原来我们一向所熟悉的教导,反而阻碍了我们学习健立健康的关系。以下是建立假(成瘾)关系的一些技巧:
——建立快速的亲密关系。
——即使没有兴趣,也要专心倾听对方所言。
——为了关系,要将自己的需要放置边。
——要知道如何照顾对方,并且尽快达到他或她需要。
——要知道如何培养依赖感,以及如何彼此依附。
——为了关系(包括家庭、子女和工作)要学会放弃自己的需要及伦理、道德、价值观念。
——能立即一眼认出终生伴侣,或是特残的缘分。
——能很快地分享秘密并倾诉你的一生故事。
——具有外表或性的吸引力。
——将对方与浪漫的幻想配合一起,或将他或她安排在一具异风味的场景,四周歌舞飘场,景物特异。如此排场虽不具任何意义,但对于浪漫的他或她而言则不然。
——可以不具友谊,但不能没有关系。
——在生活中制造刺激感或陶醉感(掉入爱河中)。允许这种沈醉感影响到日常生活。
——感觉仿佛关系紧抓你不放,完全 掌你的生活。而你要将自己纵身投入于这种感觉中。
——原利用他人以逃避自己一手营造的生活。
——以关系来定义周围所有事物,关系成了生活中心。,
——为了关系,能够忽视生活中其他的层面。
——有能力使对方感觉充满活力。.
——要能吸引人,亦即得重视外表的衣著打扮。
——要能忽略他人身上你喜欢或不信任之处。别去注意那些你们尚未分享价值观,希望或害怕等事,只须透过你二人的梦幻之眼凝视对方。
——如果关系出了错误,要能关闲自己的情感和知觉。
——有能力完全进入他人的世界。
——谙于沟通技巧以速成关系,技巧远比向对方完全展现自我还重要。
——为引他人人关系之处,要懂得操控之道和塑造形象,试著符合对方所需。
——以能力承担、感受别人的感觉。
——要能将嫉妒视为真爱的表示。
——依附于首先喜欢你之人。
——利用诚实这个美德为恍子。
——凭你的直觉去解释或了解双方。
——将引导、调情、愉悦人的技巧锤练至完美之境。
——让人觉得仿佛你亲密地涉足关系这中,实际上你安全地藏身于自己所构筑的墙垣之后。
——将激情诠释成爱、因此,每当我们对某人产生一股热烈的情素时,那就是爱了。
——在关系中,要解除界限之分。
——为了关系,要能无止尽地受苦。
——要充满爱意地凝视对方的双眼,表情一如泥水坑中垂死的小牛犊。
——我们便是如此被教导的,殊不知,实际上我们已被引领至成瘾性的假关系中。
躲避亲密感:
这三种成瘾症使人表面上看来似乎在追求亲密的关系,实则正好相反,这正是令人感到最困难之处。大部分患有这三种成瘾症之人皆会疾力辩称他们真是在寻求亲密的关系,这是其人生所愿求。不幸的是,他们的内心深处实恐惧著亲密感,而且尽可能地予以逃避。
与他人有亲密关系这前,人必须先愿意和自己亲密。而成瘾症正好使人无法与自己的内在真实地接触。随着病况重,酗酒者的个性会渐趋孤僻以护卫其需要。如此渐进式的孤僻倾向也同样出,出现在我们所讨论的成瘾症情况中,区别在于,这些成瘾症者声称他们需要关系,却因著其自身困惑,时时打击周遭之人,我们很难察觉出一个人一方面宣称自已需要亲密关系,一方面却又运用众所熟知的能促进亲密关系的技巧来逃避真正亲密,成瘾性的社会所教导我们的是建立假关系的技巧。举例而言,我们在社会中被教导,伴侣必须互相信赖对方以示亲密,人们相信关系是由某种信赖开工一而成的,事实上,任何一种信赖名词定义的关系都非关亲密,信赖适足以杀死亲密。大多数人认为若一个人不需要另一个人,他或她便不会留在那人身旁,这种需要是关系的毁灭之始,关系在信赖的阴影下没有存活的机会。
共同信赖协同成瘾者:
关系共同信赖的定义,有些人将重点放于照顾者,控制者等论题上,并且设定共同依赖即为一种关系上的疾病,我们也明了共同信赖症潜藏于各种成瘾症之下,某些治疗中心指出,复原中的成瘾症者在治疗课程结束后六个月至一年之间,多半会返回中心治疗其共同信赖症,共同信赖症的观念仍有待进一步的澄清,不过,显而易见地,它已触动了人们的心弦,许多人认出了自己即为一共同信赖者。有段时间以来,我说过共同信赖症不是关系上的疾病,因为患者可以不需藉着某个人,他信赖对象可以是围干上的一根柱子。
根据我对于成瘾症和共同信赖症的认识,我假设了下列的图表:
成瘾的过程
共同依赖
摄食的成瘾 未获自由的男女
过程性的成瘾 性格失调
某种精神官能症 某种精神病
我说过,基本、潜在的成瘾化过程已成社会之正常现象,未能予以正视、解决。如同水一般,可以化成我种形式,一旦被阻止也能另觅新道。如卡恩所说:在家庭中,成瘾的形式有多种,除酗酒、吸毒之外的尚有饮食过量,赌博、性、购物、偷东西等行为,其过程十分类似。成瘾症在家庭中好似一层复盖物,其阴影足以加重家庭病症的模式。更复杂的是,家庭成员对多重成瘾症形式的反应和成瘾者本身的应对方式一样不健康。
我们必须治疗这潜藏化过程,虽然我不知它与共同依赖症有何不同,但也见过许多自认患有共同依赖症的性、浪漫或关系成瘾者(第三者较常见)他们宁愿自认是共同依赖者,而不顾承认是成瘾者,我当然明了这种情形 ,因我自己也是如此,当我初识这种疾病时,我确信自己是健康的,顶多只是稍受影响而已,有数年的时间,我一直停留在自认是受影响阶段,直到治疗课程使我看清问题是在于自己本身,而非他人,事实上。将自己的问题归罪于外在,便是我疾病中一部分。
将我自己视为共同依赖者使我得以牵扯另一个人,而不用为此负责(负责,一个语系指接下此事的拥有权,不含责任或责备之意)。这使我丧失了自主的能力,而且觉得自己较那些成瘾者要好些(这当然也是疾病一部分)。在治疗阶段中,我才看到自己与成瘾化社会中的其他人无异,拥有同样的疾病,(成瘾化过程)也须和他们一样,从我的关系自成瘾症中复原。此疾病形式虽与酗酒不同,潜在的病症却一样,我的疾病就是觉得比别人好些、症情不若他人严重,若我继续藉他人来定认自己的事,那么我永不能健康。如果我们将性、浪漫、关系成瘾中的共同依赖部分以及其潜在的成瘾化过程滤除掉,不知会有怎样的景况?共同的标签是否使得我们自觉忧越、受苦,得以继续用外在的事物来界定自己,因而剥奇了复原的机会?这样的猜迷游戏是否允许了成瘾化过程继续潜藏不被发现,犹如一个治疗酗酒习惯的人将成瘾的习性转移至尼古丁、糖果、咖啡因、工作、金钱或关系上,而成瘾的过程毫无减弱之势?这些疾病的确十分狡诈难应付且具耐性,我们是否常以各种堂而皇之的理由巧然地支持潜在的成瘾化过程?我相信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对于这些疾病的认识仅止于初步,目前正在搜集更多的资料以及各家高见,以期有更广的认识与了解。
我们首先须从酗酒者或成瘾者方面来定认共同依赖症,将之视为一种疾病,我们自身是受痛苦折磨之人而非受到影响者事实上是别人受我们的疾病影响),如此才有机会康复。
若我们停止继续做名受害者而能正确认自己的成瘾症,勇敢面对自社会文化中习得的潜在成瘾化过程。那将会有何结果呢?
我们将发现,共同依赖症的确存在。但是,我们必须将每件事的共同标签剔除,勇敢面对现实:这些疾病皆为成瘾症,病况会日趋严重而至人丧命,因此我们须设法逃离成瘾的病系。我希望自认为共同 依赖者这人能看到这本书,重新思量,是否应自视为成瘾者,本书第三章所述之芭芭拉一例,她开始 治疗时认为自己是共同依赖者同,深潜于底处的关系成瘾症未得到疗治,使她差点自毁的性命。
我们对于他人的关系和控制有多少是源于我们自杀的性、浪漫或关系成瘾症?或许还有共同依赖症,但我想后者在未来的究研中将不再受到重视,成瘾症将被区分成特定的形式予以治疗,潜在的成瘾化过程也是治疗的重点,或许共同依赖症的治疗会分成关系,浪漫和性成瘾 症的治疗,研究这些疾病的路上,我们已走上了好一大段,并且已至令人兴奋以待的十字路口上,无论我们如何称呼它们,我们都明白它们不仅是心理病症,同时亦为精神上的问题,且影响人存在的所有范围。若欲复原,势必要有全面的改变,诚如:无安全感、孤独、无个人尊严价值感等,我们的自我就是由此塑造而成的,经由性、魅力、情感上的吸引,或是理性上的自我说服,我们利用别人作为毒品,好能逃避面对自身的不足,明白此点,当然能更清楚,一旦我们降服于成瘾症行为,我们将不可避免地质疑起自己的自我形象,自我统合等基本问题,它继续说明:当我们明了成瘾症之巨大影响力、其使人情绪改变的本质以及腐蚀我们的价值系统的严重程度,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需要帮助……此时即为精神治疗之始。我们不仅必须 转换整个系统,也必须走向灵魂深处却底去医治。
深入社会之中:
探讨这三种成瘾症的过程中,很容易看出它们已深入社会之中,为社会所支持,也支撑著社会。在前几章里,我们讨论媒体文告和流行音乐如何 陷入于成瘾症中,的确,如同酒、毒品和尼古丁一样,此三种成瘾症在经济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除开工作和金钱成瘾症外,恐怕要属这三种成瘾症最能与社会徹底融合。它们对个人和家庭当然具有摧毁力,但其牵连社会的范围很广,我们只能想象它们在经济方面的巨大影响,举例来说,许多犯罪案例系因这三种成瘾症而起,其发生频率不下于毒品和酒精的成瘾。事实上上,这所有的成瘾症之间皆有很大的相互影响 力,大规模的治疗行动必将产生戏剧性的作用。这三种成瘾症已如此地深入社会之中,我们实难以想像社会若少了它们会是何种情况,人的关系和婚姻又会怎样的?我们只能开始想像。我们之中有许多人甚至不知道该如何走进没有性、浪漫、关系成瘾的关系,浪漫和关系成瘾都是形成凡尼葛在一书中所称之DUPRASS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两人合为一体是否很熟悉?走完一生,这类婚姻在外表上看来似乎很好,但其子女却深受痛苦,他们从未能走进父母的世界,亦不觉得自己属于他们,由于这种婚姻自表面看来十分完美无缺,子女们总是认为自己有借,因而衍生出诸多问题,我们在社会中学得这种病态关系,并且使出浑身解数要将之生活出来。
亲密以及成瘾的关系:
性、浪漫和关系成瘾症就像三条绳索,交织成一条成瘾的关系的编带,这三种成瘾症是基石,成瘾的关系非凭空而来,它们是经过构筑的,建筑师是性、浪漫和关系成瘾者以及那被称为共同依赖者之人,材料为何呢?他们的疾病,对于亲密的害怕,以及其他参与者本身疾病共同造成的。
我们曾注意到,从成瘾症中复原的人,其成瘾的关系也多半瓦解。(约略有百之八十)。当他们回顾过去成瘾的关系时,经常发现原是场虚空,面对成瘾的对象时,倘若曾相识,当两个曾因成瘾疾病跟着崩解、消失、因为,实际上,它的确不存在。
目前有许多书藉讨论成瘾的关系,其中不乏有重要探讨,至今我们仍尚未做的是去了解成瘾的关系如何地源自于特定的成瘾症,特别是性成瘾症,浪漫成瘾症和关系成瘾症,还有,重要的是明白成瘾的关系的确是所有成瘾症的产物,许多方面研究论著都将这三种成瘾症和成瘾的关系混淆了,我认为有必要予以各别澄清兼以共同审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