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再说中药(三) 从蜀中联想到的

(2011-05-23 23:39:06)
标签:

财经

股票

医药行业

分类: 医药行业和公司

最近比较忙,上来比较少。博客更新较慢,抱歉了

 

今天继续说点中药的事情吧。

 

这两天新闻报出来的蜀中的中药事件,很多人都用震惊和愤怒来形容。其实像蜀中这样来生产“中药”的,在业内并不是新闻。即使在药材比较便宜的时候也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拿蜀中这个事儿,再聊聊吧。

 

由于中成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有一定的难度,不少的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减少了某些昂贵药材成分的配料比例,反正你查不出来或者很难查出来(西药就没有这个问题)。这就是潜规则。所以同一种中成药,不同企业生产的产品的药效能够差很多。所谓“优质优价”就是这么来的…….

 

降低某些配料的质量,比如说同样的中药材,不同产地和不同种植方法可以品质差很远,市价也差很远。那就好了,我就用便宜的。配料比仍然不变,但是最终的成品药却疗效相差甚远

 

不少市面上的中成药品种,其实应该被取消批文。不少似是而非的中药在混乱的年代,混过了临床,被批准了生产文号。这些“药物”应该被重新审查。这个工作量是极其巨大的,但绝对是必须要做的。我个人感觉应该有85-90%的批文应该收回。说白了,这些“药”根本就不该是药,吃不死人而已

 

- 虽然同仁堂出了龙胆泻肝丸事件,但是同仁堂存续品种却是业内口碑最好的,生产上和用料上都比较老实。拿句一个大企业的老总的话:国内出的真中药也就是同仁堂了。这句话有点绝对,但确实道出了中药行业内的严峻形势。

 

- 回忆不少次与中药企业老总们的会谈,在喝酒放松的时候,冒出来的一些真话,仍然让我害怕……

 

- 如果一个行业只能用道德来约束的时候,也就离灾难不远了。中国的牛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关键就是在于监管,其实国内的很多事儿坏就坏在监管层上面了

 

不多说了,给有缘人吧

 

(改进中药的方法很多,举个例子吧。传统的提取方法一般是水煮或者酒精提取,收率很低,生产环境糟糕。能否采用一些新方法呢?比如说天津中药六厂就尝试用超临界来提取,就他们的试验结果,提取的收率能够高出传统提取方法的好几倍。这样成本不就降低了吗?当然这与今天说的主题无关,哈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