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

标签:
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南越国国保广州 |
分类: 国保速写 |


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类,编号35/35,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时代:秦、西汉。地址:广东省广州市。
秦代造船遗址位于广州老城区中山四路、五路交会处。1974年发现,1975年试掘,1994、1997年局部发掘。从三次局部发掘得知,造船工场是由三个长逾百米呈东西趱、平行排列的木质造船台以及南侧的木料加工场组成,规模大、结构完备。船台及余木经碳十四测定,距今2190±90年,应是秦五军统一岭南时“一军处番禺之都”的造船场遗址。
造船台建在河涌的泥滩上,距今珠江北岸1300米。三个船台均由枕木(用杉及簟树)、滑板(用樟木)与墩木(用格木)组成。据推算可建造身宽5—8米,载重20—30吨的平底木船。
覆盖在一号船台上的灰土,内含生活垃圾、秦半两、汉四铢半两和“万岁”瓦当等建筑残件,表明到赵佗建立南越国时,这个工场被废弃,又被填埋作为扩建宫苑的用地,
南越国宫署遗址为西汉初年南越国都城的王宫与宫苑遗址。1973年以来,吉祥路以东、广东省财政厅以南至中山四、五路,逾15万平方米的范围内,多次发现南越国宫署的遗迹。
2000年1月。在秦代造船遗址西北面的儿童公园内发掘,清理出一座大型宫殿东北角一段散水,已揭开21.5米。尔后,又发掘出汲水砖井、砖石走道等。
宫苑遗迹于1995年、1997年两次发掘,先后发现石构蓄水池和长150米曲流石渠的宫苑遗迹。蓄水池南壁下埋导水木槽。曲流石渠遗迹东北面与石水池的导水暗槽相接,往西蜿蜒曲折至曲廊而止。靠近石板平桥和步石处设出水闸口,外连木槽以泄水。这是全国发现最早的宫苑实例,为岭南两千年前园林遗存。
这一处国保,寻访过程有点复杂。
2011年11月,按图索骥,在北京路找到南越王宫博物馆,似乎刚开馆不久,进去看了陈列的展品,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看博物馆东南前方,有一片被施工围栏隔离的区域,想必是遗址所在。这次,是看不成了。
2014年7月,寻访南越文王墓。倒是顺利。然后又到了遗址处,还在施工中。
几年间,到广州总是惦念着这处国保。寻访未结束,事情没办完,总是不踏实。
2016年9月,又到广州,进了博物馆。宫署遗址,尤其是宫苑遗址,加了大屋顶,遗址成了展品。
宫苑遗址的规模很大,有看头。宫署遗址在其后面,规模比想象的要小些。
秦代造船遗址呢?居然毫无头绪。看示意图,也不得要要领。询问工作人员,在营苑遗址外的一处角落,看到了若干堆放着的木构件。原来这就是了。
不免有些失望。
这处国四,这个打包的国四,这个拼盘,味道是怪怪的。三个组成部分,你说没关系吧,它们还都有关沾得上边的关系。秦代造船遗址,正好挨着宫署遗址,地理位置就是连接点。南越国宫署遗址,与南越文王墓,在时间上算是一伙的。这样,就组团成了一处国四。
至此,相隔数年,此处的寻访终于完成。
国保碑经纬度:北纬23°7'43”,东经113°15'56”。
寻访时间:2016年9月22日。
评定星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