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为房地产税而焦虑?对自媒体的误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狠补一刀!

标签:
还在为房地产税而焦虑对自媒体的误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狠补一刀! |
还在为房地产税而焦虑?对自媒体的误读,人民日报中央厨房狠补一刀!
胡文
自媒体对房地产的过度解读,让人民日报中央厨房实在看不过眼了。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今天发表了文章《房地产税要来了?按评估值征收可行吗》,对自媒体解读的肖捷在人民日报发文《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中所及的房地产税,分别就发表时机以及落地时间就作了如下澄清。
一是发表时间。因为发表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之日,自媒体普遍认为这一时间点富有深意。而麻辣财经认为,肖捷这篇文章是刊登在人民日报理论版上,栏目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十九大闭幕之后,人民日报的这个栏目就开栏了,中央部委负责人的署名文章已经刊登了好几篇了,包括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工信部长苗圩等。可以肯定的是,肖捷的这篇文章,不是专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赶制”的。对此,“文过是非”同样作了误判,在此郑重更正。如果再细心看看发表的专栏背景,就可以判断时间点并无特殊含义。这再次证明了,媒体工作要细心再细心,细想再细想。否则,就会人云亦云,贻笑大方。
二是立法落地时间的曲解。全面落实税收法定原则。肖捷文章称,按照党中央审议通过的《贯彻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实施意见》的要求,将现行由国务院行政法规规范的税种上升为由法律规范,同时废止有关税收条例。力争在2019年完成全部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改革任务。但是,2020年完成“落实税收法定原则”,并不等于自媒体所解读的“房地产税将2019年完成立法程序,2020年完成落地”。这是明明白白的两回事。
不仅如此,麻辣财经还列出了作为新税种的房地产税的立法过程。根据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财税法学研究会会长刘剑文的解释,是这样的——
第一步,法律草案起草。法律草案既可以由全国人大有关部门起草,也可以由政府有关部门起草,还可以委托专家起草。
第二步,公开征求意见。草案起草完成后会公开征求意见,近期的环保税法草案、烟叶税法草案就是这样做的。
第三步,征求意见后,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后,才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务会。
第四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案一般要经过三审,也称为三读。有的法案一审丶二审通过了,有的法案经过五审六审都有,如物权法经过六审。
第五步,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案,一审、二审后还要公开征求意见。
第六步,在全国人大或者常委会表决前还要经过专家对某一方案评审会。评审会通过后,才能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全国人大表决。基本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表决,一般法律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
第七步,表决通过后才付诸实施。
目前,房地产税立法走到了哪一步?答案是:正处在第一步起草阶段。第二步和第五步,都包括公开征求意见的环节,仓促出台的可能很小。
此外,麻辣财经明确表示“房产税立法才起步,征收方式就定了似有不妥”。
麻辣财经认为,按理说,买得起马,就配得起鞍。但是,随着许多城市房价的上涨,房子的价值几倍、十几倍增加,但人们的收入增长没那么快。用评估值(哪怕是按现价打了折扣)来计算缴税,很多有房的人负担相当重,甚至出现“买得起房,交不起税”的情况。而且,很多以前买房的人只有一套房子,房子真的是用来住的,房子再升值也是变不了现的。这样重的税收负担,对他们来说不一定合理,人们的这种担心也是实实在在的。
当然,按照评估值征收房地产税,目前只是文中的一句话,具体政策和评估标准并没有更多的信息。正是因为这样,人们的猜测更加五花八门,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就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而且,在房地产税立法还在路上的时候,现在就谈征收模式和估算方式,真的是为时过早,所有的征收方式只能算是一种思路。如果法还没定,征收方式就出来了,那这种“倒装”就会引起人们的质疑和不解。
麻辣财经实际对这种“立法还八字没有一撇,征收方式就似乎定了”的所谓“按评估值征税”的说法提出了比较含蓄的批评,认为造成了人们对税收的“焦虑”。如果这是指自媒体的误读倒也罢了,但文中多少对财政部长肖捷的提法也有所异议,这是十分有趣的地方。围绕房地产税的争论,只是开了个头而已。
据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房地产税即便开征,“十三五”期间肯定没戏,在“十四五”能顺利完成立法已经算不错了。
二、所谓“按评估值征税”顶多代表财政部的倾向,此事因为涉及面太广,在立法过程之中,还有得时间谈。
总之,你不用为此而焦虑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文过是非(特别声明:“文过是非”均系原创作品,转载时需注明作者“胡文”及出处,并附带二维码图标。否则,视作侵权